《首夏》
时间: 2025-01-14 00:0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首夏
白居易
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
景长天气好,竟日和且清。
春禽馀哢在,夏木新阴成。
兀尔水边坐,翛然桥上行。
自问一何适,身闲官不轻。
料钱随月用,生计逐日营。
食饱惭伯夷,酒足愧渊明。
寿倍颜氏子,富百黔娄生。
有一即为乐,况吾四者并。
所以私自慰,虽老有心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诗中描写了林中安静,没有蚊虫叮咬;池水静谧,没有青蛙鸣叫。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整日都显得和谐而清新。春天的鸟儿声还残留,夏天的树木也已长成了新荫。在水边我静坐,随意在桥上行走。问自己何以适应,虽然身闲,却不轻松。生活费随月而用,生计需逐日打理。吃饱后感到惭愧,想到伯夷的高洁;喝酒足后心生愧疚,想起渊明的清高。我的寿命比颜氏的子孙还要长,财富也胜过百位黔娄的生辰。有了一样就能快乐,更何况我四样都有。所以我自我安慰,虽然年老,仍有一份情怀。
注释:
- 林静蚊未生:林中的环境非常宁静,蚊子尚未出现,表现出初夏的宁静。
- 池静蛙未鸣:池塘安静,青蛙还没有开始鸣叫,反映出初夏的静谧。
- 景长天气好:天气晴好,景色美丽,诗人感受到自然之美。
- 身闲官不轻:虽然身处闲适之地,但作为官员的责任和压力依然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作品以平易近人、关注民生著称。他的诗歌风格兼具情感与哲理,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政治上经历了起伏,逐渐转向隐逸生活。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
诗歌鉴赏:
《首夏》是一首描写初夏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全诗用词简练、意象鲜明,展现了初夏的宁静与和谐。前四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不仅让人感受到环境的美好,也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白居易以“自问一何适”引入对自我生活的省思,表达了在闲适中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诗中提到的伯夷和渊明,代表了追求清高与隐逸的理想,诗人以此自警,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最后,诗人以“有一即为乐”总结,表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年老,仍能以一颗年轻的心去享受生活的乐趣。整首诗曲折而富有哲理,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林静蚊未生:描绘宁静的环境,传达初夏的安静。
- 池静蛙未鸣:强调宁静,进一步渲染氛围。
- 景长天气好:天气晴朗,景色美丽,心情愉悦。
- 竟日和且清:整日和煦清新,展现悠闲的生活。
- 自问一何适:思考自己的生活状态,体现内心的沉思。
- 身闲官不轻:身处闲适,却感到官职的重压。
- 料钱随月用:生活开支需按月管理,体现现实压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林静蚊未生,池静蛙未鸣”,对仗工整。
- 比喻:借自然景象暗喻个人生活状态,寓意深刻。
-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现了在宁静自然中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积极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林:代表宁静与自然,象征内心的平和。
- 池:反映水的静谧,象征生活的安详。
- 春禽与夏木:生动展现季节的变迁,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 酒与食:代表生活的享受与物质的追求,反映人生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伯夷”是指: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追求高洁的人
C. 一位历史人物 -
“身闲官不轻”的意思是: A. 身体轻松,官职也轻松
B. 身体闲适,但官职压力大
C. 身体劳累,官职轻松 -
诗中提到的“有一即为乐”表达的是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生活乐趣的理解
C. 对名利的渴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首夏》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闲适的生活态度,后者则体现了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