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亡友刘太白同游彰敬寺
白居易 〔唐代〕
三千里外卧江州,
十五年前哭老刘。
昨夜梦中彰敬寺,
死生魂魄暂同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江州远离故乡三千里,十五年前曾为老朋友刘太白的去世而悲伤。昨夜我在梦中来到彰敬寺,与他在阴间的魂魄暂时相聚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州:指作者白居易当时被贬的地方,位于长江的一个州。
- 老刘:指刘太白,白居易的好友,实际上是著名诗人李白。
- 彰敬寺:寺庙的名称,可能是梦中出现的场景。
- 魂魄:指人的灵魂和精神。
典故解析
- 刘太白:李白的字太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因其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作品而闻名。这里的“老刘”指的是李白,白居易与李白有着深厚的友谊。
- 彰敬寺:在诗中作为梦境的背景,彰显了白居易对亡友的怀念与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关心民生,常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期,正值他对李白的怀念,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死的感慨。李白和白居易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友谊在当时的文人圈中广为流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开篇的“江州”二句,设定了诗人的地理和心理背景,表达了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思念。接着,时间的跨度从“十五年前”拉回到“昨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永恒。在梦中重聚的场景,既是对亡友的追思,也是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反思。
梦境中的“彰敬寺”象征着一种超越生死的联系,友人间的情谊在此得以延续。诗人在此不仅仅是怀念朋友的生平,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诗的最后一句“死生魂魄暂同游”,蕴含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既体现了对友人的依恋,也显现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整首诗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白居易对李白的深情怀念,展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千里外卧江州:诗人身处远离故乡的江州,表达了对故土和友人的思念。
- 十五年前哭老刘:提及与李白的友谊和对其去世的伤感,时间的跨度增强了情感的厚重。
- 昨夜梦中彰敬寺:梦境中的彰敬寺是对友人的追忆场所,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相聚。
- 死生魂魄暂同游:在梦中与亡友相聚,体现了对生死的哲学思考和情感的永恒。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死生魂魄”和“暂同游”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梦境、魂魄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亡友的怀念,探讨了友情的永恒与生死的无常,表达了人对逝去时光和亲密关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州: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 彰敬寺:象征着对友谊的追忆与精神的寄托。
- 魂魄: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超越生死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老刘”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元稹
D. 白居易 -
诗的背景是什么?
A. 白居易在京城
B. 白居易被贬江州
C. 白居易游历四方
D. 白居易隐居山林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李白的友谊在他们的诗中都有体现。李白的豪放与白居易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但二人对友情的珍视却是一致的。李白在《月下独酌》中表达了与月共饮的孤独,而白居易在此诗中则通过梦境重聚,展现了对逝去友谊的深情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歌全集》
- 《李白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