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

时间: 2025-01-19 19:50:50

案头历日虽未尽,向后唯残六七行。

床下酒瓶虽不满,

犹应醉得两三场。

病身不许依年老,拙宦虚教逐日忙。

闻健偷闲且勤饮,一杯之外莫思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二月二十三日作,兼呈晦叔
白居易

案头历日虽未尽,
向后唯残六七行。
床下酒瓶虽不满,
犹应醉得两三场。
病身不许依年老,
拙宦虚教逐日忙。
闻健偷闲且勤饮,
一杯之外莫思量。


白话文翻译:

即使桌上的日历尚未翻完,
剩下的也仅有六七页。
床下的酒瓶虽然不满,
但我仍然可以醉得两三次。
病弱的身体不允许我因老而懈怠,
笨拙的官职虚教我日夜忙碌。
听闻你能偷得闲暇,且要勤于饮酒,
在酒杯之外就不要再去思虑了。


注释:

  • 案头:书桌上。
  • 历日:日历,指的是记录时间的工具。
  • 床下酒瓶:指存放酒的瓶子,暗示有饮酒的习惯。
  • 莫思量:不要再去思考,放下心中的牵挂。
  • 健偷闲:形容健康的人能够抽出时间。

典故解析:

  • “病身不许依年老”:源于士人对于年老体衰的反思,表达出面对年纪和健康的无奈。
  • “拙宦虚教逐日忙”:反映了仕途的艰辛与忙碌,暗含对官场虚浮的批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而著称。他的作品反映了对民生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十二月二十三日,正值年末,诗人通过对日历和酒瓶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描绘了诗人对年末时光的感悟和对饮酒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案头历日”和“床下酒瓶”勾勒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日常,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然。虽然日历未尽,但诗人却不以为意,反而从酒瓶中寻得一丝慰藉。

中间的“病身不许依年老”和“拙宦虚教逐日忙”则揭示了诗人对自身状况的无奈。他意识到身体的病痛和官职的繁忙始终困扰着自己,使得生活充满了压力。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依然选择以饮酒来解忧,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闻健偷闲且勤饮”则是对友人的劝勉,鼓励他在忙碌之余也要享受生活,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幽默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豁达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案头历日虽未尽:桌上的日历虽然没有翻完,暗示时间的流逝。
  2. 向后唯残六七行:剩下的日历页数不多,反映出岁末的临近。
  3. 床下酒瓶虽不满:酒瓶虽然不满,暗示饮酒的机会有限。
  4. 犹应醉得两三场:即便如此,依然可以借酒消愁。
  5. 病身不许依年老:因身体虚弱而不能放任自己。
  6. 拙宦虚教逐日忙:在官场中感到无奈和忙碌。
  7. 闻健偷闲且勤饮:听说健康的人能抽出时间饮酒。
  8. 一杯之外莫思量:在饮酒之余,不必再去思虑其他。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案头历日”与“床下酒瓶”,对比日常生活的不同面向。
  • 隐喻:酒瓶隐喻生活的乐趣,反映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 反语:如“拙宦虚教”,表达对官场的嘲讽和失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面上是对饮酒的乐趣的描写,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哲理思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个人自由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历: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记录。
  • 酒瓶:代表生活的乐趣与放松。
  • 病身:象征衰老与无奈,反映出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床下酒瓶”暗示了什么? A. 饮酒的习惯
    B. 财物的积累
    C. 健康的状态
    答案:A

  2. “病身不许依年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对老年的无奈
    B. 对身体的满足
    C. 对生活的期待
    答案:A

  3. 诗歌的主题主要集中在: A. 对岁月的感慨
    B. 对饮酒的赞美
    C. 对官场的批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的饮酒诗歌风格不同。李白的《将进酒》豪放激昂,而白居易则显得更为平和和内敛。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方式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全集》
  • 相关学术论文:关于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风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