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马庄寺》

时间: 2025-01-14 19:14:14

冲泥我马僵欲仆,空村落日不逢人。

开门野寺净如扫,迎客老僧闲更真。

佛案青黄园果细,斋厨汲洗野蔬频。

年来到处无余念,静对同龛金色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马庄寺 张耒 〔宋代〕

冲泥我马僵欲仆,空村落日不逢人。 开门野寺净如扫,迎客老僧闲更真。 佛案青黄园果细,斋厨汲洗野蔬频。 年来到处无余念,静对同龛金色身。

白话文翻译:

我骑着马在泥泞中艰难前行,马儿几乎要倒下,空旷的村落夕阳下不见人影。 推开野寺的门,里面干净得像刚打扫过,迎接客人的老僧显得更加悠闲真实。 佛案上摆放着青黄相间的园果,斋厨里频繁地清洗着野菜。 近年来我四处漂泊,心中已无多余念头,静静地面对着同龛中的金色佛像。

注释:

  • 冲泥:在泥泞中前行。
  • 僵欲仆:几乎要倒下。
  • 空村:空旷的村落。
  • 野寺:荒野中的寺庙。
  • 净如扫:干净得像刚打扫过。
  • 老僧:年老的僧人。
  • 佛案:供奉佛像的桌子。
  • 斋厨:寺院中的厨房。
  • 野蔬:野生的蔬菜。
  • 无余念:心中没有多余的念头。
  • 同龛:同一个佛龛。
  • 金色身:金色的佛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虔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旅途中夜宿马庄寺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寺庙的宁静和僧人的悠闲,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虔诚。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夜宿马庄寺的情景,通过对寺庙环境、僧人生活和自身心境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诗中“冲泥我马僵欲仆,空村落日不逢人”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而“开门野寺净如扫,迎客老僧闲更真”则突出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人的悠闲。最后两句“年来到处无余念,静对同龛金色身”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心灵宁静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冲泥我马僵欲仆,空村落日不逢人”: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马儿在泥泞中几乎要倒下,空旷的村落夕阳下不见人影。
  2. “开门野寺净如扫,迎客老僧闲更真”:突出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人的悠闲,寺庙干净得像刚打扫过,老僧迎接客人显得更加悠闲真实。
  3. “佛案青黄园果细,斋厨汲洗野蔬频”:描写了寺庙的日常生活,佛案上摆放着青黄相间的园果,斋厨里频繁地清洗着野菜。
  4. “年来到处无余念,静对同龛金色身”: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虔诚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四处漂泊,心中已无多余念头,静静地面对着同龛中的金色佛像。

修辞手法:

  • 比喻:“净如扫”比喻寺庙的干净。
  • 拟人:“迎客老僧闲更真”赋予老僧以人的情感,显得更加悠闲真实。
  • 对仗:“佛案青黄园果细,斋厨汲洗野蔬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心灵的宁静与平和,通过对寺庙环境和僧人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虔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冲泥:泥泞的旅途。
  • 空村:空旷的村落。
  • 野寺:荒野中的寺庙。
  • 老僧:年老的僧人。
  • 佛案:供奉佛像的桌子。
  • 斋厨:寺院中的厨房。
  • 野蔬:野生的蔬菜。
  • 金色身:金色的佛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冲泥我马僵欲仆”描绘了什么情景? A. 马儿在泥泞中几乎要倒下 B. 马儿在泥泞中欢快奔跑 C. 马儿在泥泞中悠闲吃草 答案:A

  2. 诗中“开门野寺净如扫”中的“净如扫”是什么意思? A. 干净得像刚打扫过 B. 干净得像刚粉刷过 C. 干净得像刚装饰过 答案:A

  3. 诗中“年来到处无余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A. 心中充满烦恼 B. 心中无多余念头 C. 心中充满希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与张耒的这首诗有相似的宁静氛围。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寺庙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张耒的《宿马庄寺》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和简朴的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张耒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佛法的虔诚。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对宋诗有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张耒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