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拟花间词》

时间: 2025-01-10 01:36:50

薰炉向晚灰余烬。

鸾镜依徊千万恨。

心如冬日别逾温,泪似秋霖霏不尽。

今宵有梦须难稳。

不耐愁眠禁闷损。

一冬长自盼春来,只恐人殊花有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楼春 拟花间词
作者: 严既澄 〔清代〕

薰炉向晚灰余烬。
鸾镜依徊千万恨。
心如冬日别逾温,
泪似秋霖霏不尽。
今宵有梦须难稳。
不耐愁眠禁闷损。
一冬长自盼春来,
只恐人殊花有信。


白话文翻译

傍晚的香炉中,灰烬依旧未灭。
镜子前我徘徊,心中积聚着无尽的怨恨。
我的心如同冬日一般,温暖已逝,
泪水如同秋雨,绵绵不断。
今夜的梦境又将难以安稳。
愁苦的夜晚让我难以入眠,
漫漫冬季我只盼望春天的到来,
但唯恐到时人已不同,花却仍旧如故。


注释

  • 薰炉:用于熏香的炉具。
  • 鸾镜:古代的一种镜子,象征美丽与思念。
  • 心如冬日:比喻内心的冷清与孤寂。
  • 泪似秋霖:泪水如同秋天的细雨,表示无尽的伤感。
  • 今宵有梦须难稳:今夜做梦也难以安稳,表达内心的不安。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苦,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人事变化的担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既澄,清代词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情感经历的阶段,反映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诗歌鉴赏

《玉楼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在词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深刻的忧伤和对春天的期盼。开篇的“薰炉向晚灰余烬”描绘出一种静谧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紧接着,诗人以“鸾镜依徊千万恨”的意象,表达对往事的无尽追忆与思念。

“心如冬日别逾温,泪似秋霖霏不尽”,这里将心情与自然相结合,冬日的寒冷与秋雨的绵绵不绝,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痛楚和失落。接下来的句子“今宵有梦须难稳”,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焦虑,梦境中的不安反映了现实中的苦闷与折磨。最后,“一冬长自盼春来,只恐人殊花有信”将诗意推向高潮,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人事变迁的惶惑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整首词的情感核心。

整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真挚,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薰炉向晚灰余烬:晚上的香炉中,熏香的灰烬仍然残留,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孤独。
    • 鸾镜依徊千万恨:在镜前徘徊,心中满是无尽的怨恨与思念。
    • 心如冬日别逾温:内心像寒冷的冬天一样,温暖已然消逝。
    • 泪似秋霖霏不尽:泪水如同秋天的细雨,表达了无尽的悲伤。
    • 今宵有梦须难稳:今晚的梦境将无法安稳,反映出内心的焦虑。
    • 不耐愁眠禁闷损:愁苦让人难以入眠,内心的烦闷愈加加重。
    • 一冬长自盼春来:漫长的冬天中,心中只盼望春天的到来,渴望温暖与希望。
    • 只恐人殊花有信:唯恐人事已变,花依旧如故,反映出对变化的无奈和担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冬日的寒冷,泪水比作秋雨,生动形象。
    • 拟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使情感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爱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渴望春天的到来,同时对未来的无奈与担忧。


意象分析

  • 薰炉:象征着温暖与美好,暗示着过去的回忆。
  • 鸾镜:代表美丽与思念,反映内心的渴望。
  • 冬日:象征孤寂与寒冷,体现内心的痛苦。
  • 秋霖:细雨象征着无尽的忧伤,与情感的细腻相呼应。
  • 春来:象征希望与重生,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薰炉向晚灰余烬”中的“薰炉”指的是什么?

    • A) 吹风机
    • B) 熏香的炉具
    • C) 烧水壶
  2. 诗中“心如冬日别逾温”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兴奋
    • B) 孤独与寒冷
    • C) 愉悦
  3. 诗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人事变化的担忧体现在哪一句?

    • A) 今宵有梦须难稳
    • B) 一冬长自盼春来,只恐人殊花有信
    • C) 不耐愁眠禁闷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忧伤。
  • 苏轼《水调歌头》:对人生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严既澄与李清照的词作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但严既澄更注重自然意象的运用,李清照则更多描绘内心的细腻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词人的情感表达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意象和情感深度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严既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