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兰干
作者: 洪皓 〔宋代〕
出疆三载已三迁,
跋履修涂又八千。
山近迷回宁有是,
铺经幸脱岂其然。
乐饥饘粥姑安命,
养拙茅斋且任缘。
若也故人高义重,
暂来江畔唁张骞。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离开家乡三年,经历了三次迁徙;
走路跋涉在崎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八千里。
山近了却迷失了方向,回头望去竟然没有什么是我所熟悉的;
铺开书卷,幸好在这困境中能有所逃脱,这又岂是我所能控制的呢?
即使生活简陋,我也乐于吃些稀粥,姑且安于此命;
在这个茅屋中,我只好任由缘分来安排我的生活。
如果有旧友高尚的情谊,
不妨暂时来到江边,吊唁一下张骞。
注释:
- 出疆:离开边疆,指离开家乡。
- 三迁:三次迁徙,形容生活的不稳定。
- 跋履修涂:走在崎岖的道路上,形容旅途的艰辛。
- 迷回:迷失方向,无法回头。
- 铺经:铺开书卷,指学习或读书。
- 姑安命:姑且安于现状,接受生活的安排。
- 故人:旧友,指交情深厚的朋友。
- 张骞:汉代著名的外交家和探险家,象征着远行和探索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约1050年-1128年),字伯龙,号松雪,晚号双溪居士。宋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景抒情,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寄兰干》是在洪皓远离家乡多年后写成的,反映了他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此时正值宋代,国家在外有敌,内有叛乱,社会动荡不安。
诗歌鉴赏:
《寄兰干》是洪皓在经历了三年的离乡生活后,所写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出疆三载已三迁”一句,开篇即表明了他远出他乡的苦楚与不易,而“跋履修涂又八千”则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诗人在描绘个人困境的同时,也暗含对国家和社会动荡的感受。
后面的“山近迷回宁有是”描绘了他在外游历时的迷茫,似乎再美的山水也无法触动他内心深处的情感。“铺经幸脱岂其然”让人感受到他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努力求学的决心,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命运的无奈。
最后两句“若也故人高义重,暂来江畔唁张骞”则表现了他对旧友的期待与依赖,张骞作为汉代的历史人物,象征着探索与勇气,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朋友的慰藉和支持。
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人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土的思念,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不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出疆三载已三迁:表明离乡已久,经历了多次迁移,反映了生活的动荡不安。
- 跋履修涂又八千:描绘旅途的艰辛,走了八千里,强调了漂泊的辛苦。
- 山近迷回宁有是:即使山近,但因迷路而失去方向,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和迷惘。
- 铺经幸脱岂其然:虽然处境艰难,但依然努力学习,逃避现实的焦虑。
- 乐饥饘粥姑安命:乐于接受简陋的生活,安于现状,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
- 养拙茅斋且任缘:在茅屋中安静生活,随缘而安,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
- 若也故人高义重:提到旧友的情谊,反映了对友情的渴望与重视。
- 暂来江畔唁张骞:希望朋友能来探望,吊唁张骞,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出疆三载”和“跋履修涂”,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 比喻:将生活的艰辛比作“八千里”的旅程,生动形象。
- 反复:如“姑安命”的反复使用,强调了接受现实的心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谊的重要性,强调了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努力追求知识和维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家乡和归属感。
- 书卷:象征着知识和求知的渴望。
- 茅屋:代表简陋的生活环境,反映了诗人的困境。
- 江边:象征着友谊与思念的寄托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洪皓在诗中提到他离乡多久?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
诗中提到的“张骞”是谁?
A. 一位诗人
B. 汉代的外交家
C. 一位商人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什么?
A. 抗拒现状
B. 安于现状
C. 追求奢华
答案:
- B. 三年
- B. 汉代的外交家
- B. 安于现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江雪》 柳宗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洪皓的《寄兰干》更注重生活的现实与内心的挣扎,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直接思念和情感的抒发。两者在表达思乡情感时,风格各异,洪皓更为沉重,李白则更为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洪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