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郑制置》
时间: 2025-01-14 02:20: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寿郑制置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昆丘侍郎南霍仙,身骑於菟雪毛鞯。
芙蓉结旌紫云导,望舒参乘丰隆鞭。
晨朝东华天帝所,班在玉斧茅盈前。
帝矜下土沸螘垤,往哉为洗中原膻。
扶桑五色枝拂日,蔚蓝一碧壶藏天。
祥飚吹衣被发下,轮囷旁薄烟非烟。
泰山乔岳气矗矗,长江大河胸渊渊。
五三六经济世学,尽得庆历诸公传。
丝絇倦踏龙尾道,玉辔直上羊肠巅。
印方趣视已走敌,担未及驰先行边。
黄牛皂郊撤戍堡,左洋右沔闲屯田。
规摹了了入眼底,奠而后发矢脱弦。
长安可到只十日,祁山不出今几年。
甲申有谶为公设,席卷关洛趋幽燕。
命珪相印明骑火,碧瞳黑鬓宜貂蝉。
槐龙不动昼阴永,瑶草无际春风妍。
苍生元气秋叶薄,善类命脉游丝悬。
保兹天子属山甫,愿献大雅蒸民篇。
白话文翻译:
南霍仙是昆丘的侍郎,他骑着白色毛皮的菟马,马鞍上绣着芙蓉图案,紫云在他前面引导,望舒星辰伴随在他旁边,驾着丰隆的鞭子。
清晨,他来到了东华天帝的殿前,站在玉斧和茅草的前面,天帝谦恭地看着人间,似乎要为世间的烦恼去除污秽。
扶桑树的五色枝条轻拂着日光,一片蔚蓝的天空如同一个深邃的壶,藏匿着无尽的天际。
祥风轻拂衣襟,卷起头发,旁边的薄烟似乎并非烟雾,而是飘渺的幻影。
泰山和高岳气势磅礴,长江和大河如同宽广的胸怀。
五三六的经济和世学,都是庆历年间众多公卿所传承的智慧。
丝绸的细路已经走得疲惫,骑上玉辔直上羊肠小道。
印信的方向已经看见敌人已经逃走,运输未及便已驰骋向前。
黄牛在皂郊撤去了防守的堡垒,左洋右沔的田地上安闲地屯田。
所有的规划都清晰地映入眼底,发射箭矢之后再无牵挂。
长安只需十日便可到达,祁山却可能要几年才会出现。
甲申年有谶语为公设,席卷关洛直趋幽燕。
接到命令的印信明亮如火,碧眼黑发的官员如同貂蝉般出众。
槐龙在白昼的阴影中静止不动,瑶草在春风中无际地妍丽。
苍生的元气如秋叶般稀薄,善类的命脉如游丝般悬挂。
愿保住天子之位在山甫,愿献上大雅之作来蒸民生。
注释:
- 昆丘:地名,指昆山,亦指神仙居住之地。
- 南霍仙:指南方的霍仙,大概是指神仙。
- 菟:指兔子,这里用作马名。
- 芙蓉:荷花,象征美丽。
- 望舒: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 东华天帝:道教中的天帝,掌管天界。
- 扶桑:传说中的一棵神树,象征太阳升起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文学家,以诗词和散文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会人情,风格豪放,常带有浓厚的历史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需要稳定与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神话与历史的结合,表达了对社会未来的期望与对天子的忠诚。
诗歌鉴赏:
《寿郑制置》是一首表现诗人对国家、人民和未来的期盼之作。诗中运用丰富的神话元素与自然意象,构建出一个理想化的政治与社会图景。诗的开头提到神仙,展现出一种神秘色彩,象征着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接着描绘了天帝的景象,表现出对天命的敬畏与对国家治理的关心。
在结构上,诗歌分为多个层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出人间的状况。诗中提到的“泰山”、“长江”等地名,赋予了作品地域性与历史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同时,诗人运用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使其更加朗朗上口。
最后,诗的结尾处表达了对苍生的关怀,展示了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来国家的安宁与繁荣的情感。整首诗在华丽的辞藻中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寓意,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昆丘侍郎南霍仙:提到神仙,暗示理想化的政治。
- 身骑於菟雪毛鞯:描绘骑马的形象,象征力量与美。
- 芙蓉结旌紫云导:象征美好愿景的引导。
- 晨朝东华天帝所:强调早晨来访天帝,表现对天意的敬仰。
- 班在玉斧茅盈前:表现天帝的威严与权力。
- 帝矜下土沸螘垤:暗示天帝对人间事务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扶桑五色枝拂日”,将自然景色与政治理想结合。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意境美。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人性,增加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人民和未来的关怀,通过描绘理想化的政治景象,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丘:象征神秘与理想。
- 南霍仙:代表超脱与理想的执政者。
- 扶桑:象征光明与希望。
- 泰山长江:代表国家的根基与庞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帝是谁? A. 西华天帝
B. 东华天帝
C. 南华天帝 -
“扶桑”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光明
C. 迷失 -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个人的追求
B. 对国家与人民的关怀
C. 对神话的描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探讨两者在情感表达与历史背景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宋代文学史》
- 《洪咨夔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