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时间: 2025-01-14 16:33:51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

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

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
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左饣右崇口。
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蝗虫从东方飞来,它孕育了九十九个虫卵。蝗虫虽然还未出土,但肚子已经肆意地饱胀,嘴里满是渴望的食物。漫天的蝗虫仿佛自成一幅幕布,地面上则不需要扫帚来清理。等到寒霜来临,哪里还有机会去玩弄那些丑陋的事物呢?

注释:

  • :蝗虫,一种害虫,常成群出现。
  • 孕子九十九:形容蝗虫已经怀有很多虫卵,预示着将来的危害。
  • 婪酣肚:形容蝗虫贪婪地吃喝,肚子胀大。
  • 馋左饣右崇口:形容蝗虫嘴巴渴望着食物。
  • 漫天自成幕:形容蝗虫飞舞的景象如同一幅画布。
  • 扫地不用帚:地面上满是蝗虫,不需要扫帚来清扫。
  • 霜风寒:寒冷的霜风来临,暗示着冬天的到来。
  • 弄百丑:这里指的是对丑陋事物的玩弄,可能暗指蝗虫泛滥导致的灾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字子逊,号陶庵,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及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蝗灾常常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诗中通过描写蝗虫的肆虐,反映了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对生存环境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蝗虫的生动描写,隐喻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类的脆弱。诗开头便以“一蝗东方来”引出主角,简单而有力。而“孕子九十九”则暗示着蝗虫数量之多,预示着未来的灾难。接着,诗人通过“未出婪酣肚”描绘出蝗虫的贪婪,反映出其对自然资源的无尽索取,而左口右口的形象又让人联想到人类对自然的贪婪。

诗中“漫天自成幕”生动描绘了蝗虫飞舞的场景,形成了一幅动人而又令人不安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后一句“一朝霜风寒”,则以季节的变换暗示自然灾害的不可避免,表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蝗虫的自然景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警示人们应当珍惜自然资源,抵制贪婪,以免酿成灾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蝗东方来:引入蝗虫,表明其来源和突然性。
  2. 孕子九十九:蝗虫已经怀有众多虫卵,预示着未来的威胁。
  3. 未出婪酣肚:蝗虫未出生,但已贪婪地吸食,表现了其贪婪本性。
  4. 已办馋左饣右崇口:形象化地描绘蝗虫的渴望与食量。
  5. 漫天自成幕:展示蝗虫聚集的场景,形成一幅自然的画面。
  6. 扫地不用帚:暗示蝗虫满地,带来严重影响。
  7. 一朝霜风寒:季节变化,暗示不幸的到来。
  8. 何处弄百丑:对比自然灾害与人类的无能为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蝗虫比作自然灾害的象征。
  • 拟人:赋予蝗虫贪婪的特点,使其形象化。
  • 对仗:如“左饣右崇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蝗虫的生动描绘,警示人们对自然的贪婪可能导致的后果,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与和谐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蝗虫:象征着自然的侵袭和人类的无奈。
  • 霜风: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灾难的来临。
  • 食物:象征着贪婪与欲望的无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蝗虫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好
    • B. 自然的灾害
    • C. 人类的希望
    • D. 生活的乐趣
  2. 诗中提到的“漫天自成幕”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蝗虫的数量
    • B. 自然的美丽
    • C. 诗人的情感
    • D. 人类的活动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反映了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
  • 《登高》王之涣:描绘自然景象,带有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有感》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但洪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灾害的直接描写,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洪咨夔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