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张元干
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悲伤与对和平的渴望。诗人提到三城之渡流血,表明战争的惨烈和士兵的心寒。随着洛军的败北,诗人担心地方百姓是否受到惊扰。愤怒地想要消灭妖孽,悲凉的情绪寄托于明君的治国之道。最后,诗人希望朝廷的仁德能够再次带来和平的局面。
注释
- 血洒三城渡:三城指的是三个城市,可能是指战斗的地点,渡指过河,暗示战斗的激烈。
- 心寒粘罕兵:心中感到寒冷,指士兵的士气低落,粘罕可能指士兵稀少或疲惫。
- 洛师闻已破:洛师是指洛阳的军队,闻指听说,已破指已经被打败。
- 陵邑得无惊:陵邑可能指某个地方的居民,得无惊是希望他们不受惊扰。
- 愤切吞妖孽:愤切形容愤怒的心情,吞妖孽指想要消灭敌人。
- 悲凉托圣明:悲凉指悲伤的情感,希望寄托于明君的治理。
- 本朝仁泽厚:本朝指当时的朝代,仁泽形容宽厚的仁爱。
- 会复见承平:希望能够再次看到和平的日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诗歌作品著称,风格沉郁,常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丙午年冬季,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深感国家动荡、民众苦难,因此表达了对战争的愤怒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张元干的《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是一首充满沉重历史感的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诗人不仅反映出个人的情感,更引发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思考。诗中的“血洒三城渡”开篇即以鲜血和战争的残酷触动读者的心灵,展现了战火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心寒粘罕兵”则通过对士兵士气低落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无尽苦楚。
在后文中,诗人提到“洛师闻已破”,表现出对国家安全的深切忧虑,尤其是对普通百姓的关心。通过“陵邑得无惊”,诗人希望人们在战乱中能够安然无恙,体现了对民众苦难的关切和同情。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愤怒转向悲凉,最后以“本朝仁泽厚”结束,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张元干在诗中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和平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血洒三城渡:战争的残酷,让人心痛,诗人直接描绘了战斗的惨状。
- 心寒粘罕兵:士兵心中充满寒意,表现疲惫和士气低落。
- 洛师闻已破:洛阳的军队已经被打败,暗示国家的危机。
- 陵邑得无惊:关注百姓的安危,希望他们不受惊吓。
- 愤切吞妖孽:愤怒地想要消灭敌人,表达对敌人的强烈痛恨。
- 悲凉托圣明:把悲伤的情感寄托于明君,希望能有良好的治理。
- 本朝仁泽厚:期望朝廷的仁德能带来安宁。
- 会复见承平:希望未来能再现和平的局面。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手法,使得整首诗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艺术性。
- 比喻:通过“吞妖孽”的表达,生动地展现了对敌人的仇恨。
- 夸张:通过描述“血洒三城渡”,强调了战争的惨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愤怒、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战乱的描绘,反映了深层的社会忧虑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血:象征战争的残酷和无辜者的牺牲。
- 心寒:表示士兵和百姓在战争中的无助与恐惧。
- 妖孽:泛指敌人,表达对敌人的愤恨与厌恶。
- 仁泽: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对百姓的关爱。
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血洒三城渡”中的“三城”可能指的是什么? a) 三个城市
b) 三个河流
c) 三个国家 -
诗中“愤切吞妖孽”表明诗人对敌人的什么情感? a) 同情
b) 仇恨
c) 无所谓 -
诗人对未来的期望是? a) 继续战争
b) 再现和平
c) 逃离国家
答案
- a) 三个城市
- b) 仇恨
- b) 再现和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李白的《静夜思》: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感事四首》都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张元干则更强调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