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四首其三山鸟》

时间: 2025-01-01 15:31:41

婆饼焦,儿不食。

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

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婆饼焦,儿不食。
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
山头化石可奈何,遂作微禽啼不息。

白话文翻译:

婆婆的饼子焦了,孩子却不吃。
你的父亲去往何方,你的母亲在山头化作了石头。
山头化作石头又能如何?于是我化为微小的鸟儿不停地啼叫。

注释:

  • 婆饼:婆婆做的饼,意指家庭生活中的琐事。
  • :指烧焦或烤糊的状态。
  • 尔父:你的父亲,代指孩子的父亲。
  • 尔母:你的母亲,代指孩子的母亲。
  • 化为石:指人死后化为石头,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伤。
  • 微禽:小鸟,象征着无助与哀伤。

典故解析:

“尔父向何之,尔母山头化为石”可以联想到古代对亲人离去的哀伤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家人失去的痛苦。山头化石的意象表现出无法挽回的现实,极具悲剧色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宋代诗人,字圣俞,号雨山,晚号白云山人。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人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经历家庭变故、亲人离世后的感慨,表达了对家庭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开篇以“婆饼焦,儿不食”来引入,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琐碎与无奈。紧接着引入父母的缺席,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亲情的渴望。最后以“小鸟啼不息”作结,鸟儿的啼鸣不仅是哀伤的表现,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坚持。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种对生命与亲情的深刻思考,情感真实而动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婆饼焦,儿不食”:描述孩子对婆婆做的饼子不屑一顾,反映了生活中的不如意。
    • “尔父向何之”:质疑父亲的去向,流露出对家庭支柱缺失的困惑。
    • “尔母山头化为石”:母亲的去世象征着家庭的破裂与无法挽回的失去。
    • “山头化石可奈何”:对现实的无奈感慨,表现出悲伤无法改变的事实。
    • “遂作微禽啼不息”:化为小鸟的形象,代表着对生命的哀鸣和不屈的精神。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小鸟的啼鸣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表现出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对亲情的怀念和失去后的无奈,以及对生活坚韧不拔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婆饼: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琐碎。
  • 山头化石:象征着亲人离世的无奈与悲痛。
  • 微禽:象征着孤独与无助,同时也代表着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婆饼焦”意指什么?

    • A. 饼子太热
    • B. 饼子烧焦
    • C. 饼子新鲜
    • D. 饼子没有味道
  2. 诗中的“尔母山头化为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喜
    • B. 哀伤
    • C. 疲惫
    •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李白的诗作都探讨了对家乡与亲情的思念。李白在《静夜思》中通过月光引发思乡情,而梅尧臣则通过家庭琐事和亲人离世反映出深厚的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家庭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