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华》

时间: 2025-01-17 10:21:38

识君虽恨晚,说诗屡解颐。

吾徒固难合,所合终不移。

冒寒跃马来,且言行有期。

河上冰始坼,轻棹去未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子华
梅尧臣

识君虽恨晚,说诗屡解颐。
吾徒固难合,所合终不移。
冒寒跃马来,且言行有期。
河上冰始坼,轻棹去未迟。


白话文翻译:

我虽然认识你很晚,但我们谈诗时却能怡然自得。
我和你之间总是难以真正合得来,但即使如此,心意却始终不变。
在寒冷中骑马赶来,且希望我们的约定能够如期而至。
河面上的冰刚开始破裂,轻轻划桨出发也还不算晚。


注释:

  • 识君:认识你。
  • 恨晚:感到相识太晚。
  • 说诗:谈论诗歌。
  • 屡解颐:屡次使人心情愉悦(解颐:解开愁眉,愉悦心情)。
  • 吾徒:我和你。
  • 固难合:本来难以真正结合。
  • 所合终不移:心意所合却永不变。
  • 冒寒:在寒冷中。
  • 跃马来:骑马赶来。
  • 且言行有期:希望我们能如约而行。
  • 河上冰始坼:河面上的冰刚开始裂开。
  • 轻棹去未迟:轻轻地划桨出发,仍然不算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诗风刚劲,语言清丽,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情。梅尧臣在诗歌创作上,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时士人的重视。

创作背景:
《送子华》写于梅尧臣晚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虽然相识较晚,但对于诗歌的共同爱好使他们的心灵相通。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寒冷的冬季显得尤为珍贵。


诗歌鉴赏:

《送子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对时光的思考。首先,诗人以“识君虽恨晚”开篇,表达了对友人相识的晚感惋惜,随即转入对诗歌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文化的交流与共鸣。通过“冒寒跃马来”,诗人展现了冬季的寒冷和友人之间的约定,使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执着。

诗中“河上冰始坼”描绘了一个初春的景象,冰层初裂,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也暗喻着两人关系的逐渐升温。最后一句“轻棹去未迟”则传达了行动的及时与珍惜,诗人在此既是对友谊的珍视,更是对人生的感悟,时光虽短,但只要心在,便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既有对友谊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流逝的思考,体现了梅尧臣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值得后人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识君虽恨晚”:虽然相识得太晚,表露出对友谊的珍惜。
  2. “说诗屡解颐”:多次交流诗歌,增进了彼此的理解与愉悦。
  3. “吾徒固难合”:我和你之间的真正契合是困难的。
  4. “所合终不移”:但我们的心意是永远不变的。
  5. “冒寒跃马来”:在寒冷的季节中,骑马赶来,表现出对友谊的重视。
  6. “且言行有期”:希望我们的约定能够如期实现。
  7. “河上冰始坼”:描绘出冰层开始融化的景象,象征着新的开始。
  8. “轻棹去未迟”:轻轻划桨出发,说明行动及时,未曾晚。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河上冰始坼”比喻时间的流逝与心灵的解冻。
  • 对仗:全诗的句式对称,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象征:冰的融化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重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友谊的珍贵与时光的流逝。虽然相识晚,但通过共同的爱好和情感交流,彼此的心灵依然可以相通,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冷漠与隔阂,随着破裂而带来新的希望。
  • :象征着行动与追求,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旅程,流动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识君虽恨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谊的珍惜
    B. 对时间的无奈
    C. 对人生的感悟
    D. 以上皆是

  2. “河上冰始坼”中的“冰”象征什么?
    A. 冷漠
    B. 友谊
    C. 希望
    D. 生命

  3. 诗中提到的“轻棹”意味着什么?
    A. 轻松的心情
    B. 行动的及时
    C. 对未来的期望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D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和友情的深厚情感。李白的《送友人》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的情怀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两者都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梅尧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