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闰正月二日夜张氏纳妇
梅尧臣
婚姻贵及时,周有摽梅诗。
雪花後争发,人归室且宜。
坐中传漏鼓,户外转星旗。
环佩遥闻出,当修庙见仪。
白话文翻译:
婚姻是讲究时机的,周朝时有《摽梅》这首诗。
雪花过后才会争相开放,人们回到自己的房间是非常合适的。
屋内传来漏鼓声,门外星旗摇动。
遥远的环佩声传出,应该在庙宇中举行仪式。
注释:
- 摽梅:周代诗人周南所作《摽梅》一诗,表达对爱情与婚姻的美好祝愿。
- 漏鼓:古代的一种乐器,通常用于传递时间或信号。
- 星旗:象征吉祥和庆祝的旗帜,常用于婚礼等喜庆场合。
- 环佩:佩戴在身上的铃铛,声响悦耳,是古代女子的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精通古文和诗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他的诗歌在当时影响深远,被后世所推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闰正月二日,正值春寒时节,正是举行婚礼的时机,反映了古人对婚姻的重视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中通过对婚礼场景的描绘,传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闰正月二日夜张氏纳妇》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中通过婚姻这一主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句“婚姻贵及时”点明主题,强调了选择合适时机的重要性,暗示着人生中的机遇和选择。接下来的“周有摽梅诗”提到古代的爱情诗,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诗中描绘的场景充满了生动的细节。“雪花後争发”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暗示着爱情的萌芽。随后“坐中传漏鼓,户外转星旗”生动地描绘了婚礼的热闹场景,鼓声和旗帜象征着喜庆与祝福,反映了古人对婚姻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环佩遥闻出,当修庙见仪”更是将婚礼的庄重与仪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对传统礼仪的尊重与重视。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婚姻的美好期待,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婚姻贵及时:婚姻讲究时机,强调选择合适的时机。
- 周有摽梅诗:提到周朝的《摽梅》诗,象征着爱情的美好。
- 雪花後争发: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象征爱情的开始。
- 人归室且宜:人们回到家中,暗示婚礼后的温馨与宁静。
- 坐中传漏鼓:屋内传来乐声,增添了喜庆气氛。
- 户外转星旗:户外的仪式与庆祝,象征着祝福与希望。
- 环佩遥闻出:远处传来的铃声,增添了神秘与庄重感。
- 当修庙见仪:暗示婚礼的庄重与传统,体现对礼仪的重视。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现象(雪花、星旗)比喻人间情感,增强了诗意。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婚姻的重视、对爱情的期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彰显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婚姻:象征着家庭与社会的结合,是人生的重要阶段。
- 雪花:象征着纯洁与新的开始。
- 漏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节奏。
- 星旗:象征着吉祥与庆祝,反映社会对婚姻的祝福。
- 环佩:象征着女子的美丽与温柔,映射出婚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摽梅”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作? A. 汉朝
B. 周朝
C. 唐朝
D. 宋朝 -
“雪花後争发”意指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冬天的寒冷
C. 夏天的热情
D. 秋天的落叶 -
诗中提到的“环佩”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财富
B. 代表战斗
C. 代表女子的温柔
D. 代表朋友的祝福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摽梅》——周南
- 《长恨歌》——白居易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闰正月二日夜张氏纳妇》与白居易的《长恨歌》在主题上均涉及爱情与婚姻,但前者侧重于婚礼的具体场景与庄重仪式,后者则深入探讨爱情的悲剧与永恒。两者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