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空木落,秋清露寒。
释迦卤莽,达磨湏顸。
唯有陶靖节,东篱采黄菊,
烂醉夕阳残。
白话文翻译
在空旷的山野,树木落叶,秋天的空气清新而露水寒冷。释迦牟尼静默无言,达摩祖师也难以言表。只有陶渊明在东篱下采摘黄菊,醉倒在夕阳的余辉中,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与美好。
注释
- 释迦:指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
- 卤莽:形容无所事事、心境恍惚。
- 达磨:指达摩祖师,禅宗的开创者。
- 湏顸:形容需要专心思考或观察。
- 陶靖节:指陶渊明,字元亮,号靖节,是中国著名的隐士和诗人。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陶渊明常在此地采菊。
- 烂醉:形容喝醉了,心情愉悦。
- 夕阳残:指夕阳即将落山,余晖渐渐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了惠,宋代高僧,精通佛理,爱好诗词,作品多以禅理为主题,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秋季,正值丰收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表达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清幽的画面。前两句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孤寂与清冷的氛围,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而释迦与达摩的提及则引入了深邃的哲理,暗示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纷扰时,应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沉思。
后两句转而聚焦于陶渊明的生活,他在东篱下采菊,体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的醉意与夕阳的映衬,表现出一种恬淡、洒脱的生活态度,与前面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对比,既有对世俗的厌倦,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空木落,秋清露寒:描绘秋天的景象,树木落叶,空气清新且寒冷,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释迦卤莽,达磨湏顸:提到释迦牟尼和达摩,表明在这种孤寂的环境中,佛教的哲理显得尤为重要。
- 唯有陶靖节,东篱采黄菊:转而描写陶渊明,他在东篱下采摘黄菊,体现出他与自然的和谐。
- 烂醉夕阳残:陶渊明在夕阳下醉倒,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比,前者孤独萧瑟,后者则温馨恬淡。
- 意象:山、木、秋、露等意象交织,构建出丰富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探讨了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表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烦扰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山空:象征孤独和空旷。
- 木落:代表生命的流逝和无常。
- 秋清:秋天的清新,象征着宁静与思考。
- 黄菊:象征隐士的淡泊与清雅。
- 夕阳: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 A. 释迦
- B. 道家
- C. 陶渊明
- D. 达摩
-
“山空木落”中“木落”指的是什么?
- A. 树木掉叶
- B. 木材被砍
- C. 木头漂浮
- D. 树木生长
-
诗中最后一句“烂醉夕阳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喜悦
- C. 忧伤
- D. 愤怒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表达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李白《月下独酌》:表现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释了惠 vs. 陶渊明: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逃避,但释了惠更多地融入了佛教哲理,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个人的隐逸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陶渊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