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对人静坐无一语,
含思沈沈在何许?
出门又遇日落时,
大路渺渺将安之?
高冠如豸印如斗,
前有飞鹰后走狗,
昨日桑田今种柳。
白话文翻译
对着人静静坐着,一句话也不说,心中沉思不知在想什么。出门时又碰到日落的情景,宽阔的大路渺茫不知将通向何方?高大的帽子像昆虫的印记,前面有飞翔的老鹰,后面有奔跑的狗。昨日还是桑田,今天却种上了柳树。
注释
字词注释:
- 对人静坐:面对他人静静地坐着。
- 无一语:没有说出一句话。
- 含思沈沈:心中沉思,情绪沉重。
- 日落时:傍晚日落的时刻。
- 渺渺:渺小而模糊,形容不确定的状态。
- 高冠:高大的帽子,通常指官员的帽子。
- 如豸印如斗:像虫子留下的印记,像斗一样的形状。
- 飞鹰、走狗:象征着权力与追随者。
- 桑田、种柳:象征着时间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典故解析:
“桑田”指的是曾经的田地,后转变为“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变化。这里可能引申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燮,清代诗人,字汝继,号仲阳,江苏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描写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姚燮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背景可能与个人经历及社会变迁有关。
诗歌鉴赏
这首《醉后作短歌十一章 其五》展示了诗人在醉酒后对人生的沉思与感悟。开篇的“对人静坐无一语”,营造了一个沉默而思索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在面对他人时的内心孤独。接下来的“含思沈沈在何许”,则把这种孤独感进一步深化,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存在的疑惑与思考。
“出门又遇日落时”,日落象征着生命的终结与时间的流逝,诗人似乎在此刻感受到了一种无尽的渺小与无助。“大路渺渺将安之?”这句提问引发了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展现出诗人对未来方向的不确定。
接下来的意象“高冠如豸印如斗”可看作对社会权力的讽刺,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绘出权力的虚无与人性的卑微。“前有飞鹰后走狗”,则进一步强调了在权力游戏中人性的复杂与变迁。
最后的“昨日桑田今种柳”则让整首诗回归到自然与生命的轮回中,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当下的反思。整首诗在思考中展现出深邃的哲理,既表现了个人的孤独感,又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对人静坐无一语”:面对他人静静坐着,一言不发,表达内心的沉默与孤独。
- “含思沈沈在何许?”:心中沉思,不知思绪飘向何处,暗示对自我的迷茫。
- “出门又遇日落时”:出门时正值日落,象征着生命的结束与时间的流逝。
- “大路渺渺将安之?”:宽广的道路似乎无边无际,不知将通向何方,表现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 “高冠如豸印如斗”:高大的帽子像昆虫的印记,象征权力的虚无与冷漠。
- “前有飞鹰后走狗”:飞鹰代表权力,走狗则是追随者,表现权力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 “昨日桑田今种柳”:时间的变迁,昨日的田地今已变为柳树,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冠比作虫子的印记,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权力的讽刺。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沉思与自然的描绘,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社会的变迁,表现了对生命和未来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结束。
- 高冠:代表权力与社会地位。
- 飞鹰:象征权力的高高在上。
- 走狗:象征对权力的追随与依附。
- 桑田、柳: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对人静坐无一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
“高冠如豸印如斗”中的“高冠”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自由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昨日桑田今种柳”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命的美好
b) 时间的变迁
c) 自然的和谐美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对人生的豪放与感慨。
诗词对比:
- 比较姚燮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涉及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但姚燮更为内敛,李白则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以上是对《醉后作短歌十一章 其五》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