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钗叹》
时间: 2025-01-19 21:25: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钗堕井无颜色,
百尺泥中今复得。
凤凰宛转有古仪,
欲为首饰不称时。
女伴传看不知主,
罗袖拂拭生光辉。
兰膏已尽股半折,
雕文刻样无年月。
虽离井底入匣中,
不用还与坠时同。
白话文翻译:
这根古老的钗子掉入井中,失去了颜色,
如今在百尺深的泥中,终于被找到了。
那凤凰形状的钗子依旧有着古老的风韵,
想要作为首饰却不合时宜。
女伴们传来看,却不知道它的主人是谁,
轻轻拂拭着罗袖,透出光辉。
兰香的膏药已尽,钗头也已折断,
精美的雕文和图案也失去了年代感。
即使离开了井底被放入匣中,
也无法避免和堕落时光的命运相同。
注释:
- 古钗:古代的发饰,通常用金属或玉石制成。
- 堕井:掉入井中,象征失落和遗忘。
- 凤凰宛转:指钗子的形状像凤凰,寓意美丽与高贵。
- 兰膏:古代用于香料的兰草膏,象征着香气和珍贵。
- 股半折:钗子的一部分已折断,表示损坏和衰老。
- 雕文刻样:指钗子上的雕刻花纹,代表工艺与艺术价值。
- 坠时同:与时间的流逝同步,暗指命运的无奈与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籍,字公辅,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生活琐事,富有情感,常常展现出对社会变化的敏锐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风气与审美观念迅速变化之时。古钗作为一种古代饰品,象征着传统与美好,但在时代变迁中却显得格格不入,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歌鉴赏:
《古钗叹》通过一件古老的钗子,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开头两句用“堕井无颜色”生动地描绘了钗子的失落状态,象征着古代美德和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消逝。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对钗子形状和状态的细致刻画,表现了尽管外表依旧,但其实已失去往日的光辉和价值。
“女伴传看不知主”一句,突显了人与物之间的疏离感,古钗虽美,却无人识得其主人,正如许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人遗忘。后面提到的“兰膏已尽”与“股半折”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古钗的损坏象征着传统文化的衰退。最后一句“虽离井底入匣中,不用还与坠时同”,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钗子得到了新的保存,但它的命运依然无法改变。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古代美的怀念,也有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钗堕井无颜色:表现钗子的失落,象征传统美德的消失。
- 百尺泥中今复得:虽被找回,但已无昔日光彩。
- 凤凰宛转有古仪:钗子的形状如凤凰,虽美,却不合时宜。
- 欲为首饰不称时:强调其美丽与时尚的脱节。
- 女伴传看不知主:体现人与物的疏离,无人能识其主人。
- 罗袖拂拭生光辉:轻柔的动作中透出残存的美。
- 兰膏已尽股半折:钗子的损坏,象征文化的衰退。
- 雕文刻样无年月:失去了时间的印记,文化的传承变得模糊。
- 虽离井底入匣中:尽管被保存,命运仍未改变。
- 不用还与坠时同:强调时间的无情与宿命的不可逃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钗子比作凤凰,象征美丽与高贵。
- 拟人:钗子被赋予情感,表现其昔日的辉煌。
- 对仗:诗句工整,形成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一件古老的饰品,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以及对现代社会变迁的无奈,传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失落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钗:象征传统与美好。
- 凤凰:高贵与美丽的象征。
- 兰膏:香气与珍贵的象征。
- 井:象征失落与遗忘。
- 匣:象征保存与珍藏。
文化内涵: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物质文化的衰退,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古钗掉入何处? A. 河中
B. 井中
C. 花丛 -
诗中提到的“凤凰”象征什么? A. 传统
B. 美丽
C. 变化 -
“兰膏已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忙碌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通过爱情与历史的交错,表现了对过往的追忆。
- 《静夜思》(李白): 对故乡的思念与过去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古钗叹》与《长恨歌》:两者均涉及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古钗叹》更侧重于物质文化的衰退,而《长恨歌》则更强调情感的永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古代饰品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