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翦梅(追感)》

时间: 2024-12-29 18:48:01

秦客当楼泣凤箫。

宫衣香断,不见纤腰。

隔年心事又今宵。

折尽冰弦,何用鸾胶。

些子轻魂几度销。

兰骚蕙些,无计重招。

东窗一段月华娇。

也带春愁,飞上梅梢。

意思解释

一翦梅(追感) 史达祖 〔宋代〕

原文展示:

秦客当楼泣凤箫。
宫衣香断,不见纤腰。
隔年心事又今宵。
折尽冰弦,何用鸾胶。
些子轻魂几度销。
兰骚蕙些,无计重招。
东窗一段月华娇。
也带春愁,飞上梅梢。

白话文翻译:

在楼上,秦地的客人悲泣着吹奏凤箫。
宫女的香气已断,无法再见到她纤细的腰肢。
隔了一年,心中的思念又来到了今夜。
折断了冰冷的琴弦,又有何用鸾胶来粘合。
这样的轻灵的魂魄,几度消散。
兰花和蕙草的香气,无法再度吸引她的回来。
东窗外,一轮明月照耀着娇丽的花影。
这明月也带着春愁,飞舞在梅树的枝头。

注释:

  • 秦客:指来自秦地的客人,常用来代指远方的游子。
  • 凤箫:一种古代的乐器,音色悠扬,常与悲情相联系。
  • 宫衣香断:指宫女的香气消失,暗喻失去的美好。
  • 冰弦:指琴弦,象征着冰冷的情感。
  • 鸾胶:用于修补乐器的胶水,暗喻无奈的补救。
  • 兰骚蕙些:指兰花和蕙草的香气,象征优雅与美好。
  • 月华娇:指月光的柔美,暗示夜晚的静谧与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达祖,字君长,号云麓,宋代著名的词人,擅长词作,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他的词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尤以描写离愁别绪最为人称道。

创作背景:

《一翦梅》创作于史达祖晚年,正值个人生活的低谷,情感的孤独和对往日美好的怀念促成了这首词的诞生。诗歌中流露出对故人的思念及对过往时光的感慨,正符合当时社会的情绪。

诗歌鉴赏:

《一翦梅(追感)》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意象丰富的词作。诗中通过秦客的哀伤,展现了离愁别绪的主题。开头的“秦客当楼泣凤箫”,即设置了一个悲凉的场景,秦客的泪水与凤箫的哀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接着,诗人以“宫衣香断,不见纤腰”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感,充满了惆怅与无奈。

“隔年心事又今宵”一句,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减轻思念之苦,反而让情感愈加深重。随着情感的递进,诗人又提到“折尽冰弦,何用鸾胶”,显示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无可挽回,象征着情感的冰冷与无奈。最后以“东窗一段月华娇”结尾,月光映照下的梅梢,带着春愁,恰如诗人内心的惆怅,形成了美与愁的完美结合。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深刻地表达了人间离愁,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秦客当楼泣凤箫:秦地的客人在楼上悲伤地吹箫,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气氛。
  2. 宫衣香断,不见纤腰:失去的宫女香气,暗示对美好的怀念,体现了内心的失落。
  3. 隔年心事又今宵:时间的流逝并未减轻思念,反而在今夜更显深重。
  4. 折尽冰弦,何用鸾胶:琴弦被折断,象征情感的冷淡,鸾胶的无用反映出无奈。
  5. 些子轻魂几度销:轻灵的灵魂几度消逝,暗示心灵的脆弱与孤独。
  6. 兰骚蕙些,无计重招:兰花与蕙草的香气无法再次吸引,象征对往昔的无力追求。
  7. 东窗一段月华娇:月光照耀,显得格外柔美,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思绪的纷乱。
  8. 也带春愁,飞上梅梢:月光带着春愁,飞舞在梅树的枝头,形成了美与愁的结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华娇”比作柔美的事物,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将无生命的“月光”赋予情感,使其带上“春愁”。
  • 对仗:如“兰骚蕙些”与“无计重招”,形成了音律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着离愁别绪,展现出对过去美好的追忆,同时又流露出无奈的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出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失去后的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秦客:代表远方的游子,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 凤箫:象征着音乐中的哀愁,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宫衣香:象征着失去的美好,带有怀旧与惆怅的情感。
  • 月华:象征夜晚的静谧与思绪的纷扰,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秦客当楼泣凤箫中的“秦客”指的是? A. 远方的游子
    B. 宫女
    C. 演奏者

  2. “隔年心事又今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绝望

  3. “折尽冰弦,何用鸾胶”中,冰弦象征着什么? A. 美好
    B. 冷淡的情感
    C. 细腻的心思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雨霖铃·寒蝉凄切》 — 柳永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与《雨霖铃·寒蝉凄切》相比,史达祖的《一翦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和意象的描写,而柳永则是通过更加直接的抒情表达出离愁的痛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史达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