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羽》
时间: 2025-01-01 12:15: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拾翠羽
作者: 张孝祥 〔宋代〕
春入园林,花信总诸迟速。
听鸣禽稍迁乔木。
夭桃弄色,海棠芬馥。
风雨齐,芳径草心频绿。
禊事才过,相次禁烟追逐。
想千岁楚人遗俗。
青旗沽酒,各家炊熟。
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到园林,花信的消息总是迟早不定。
听到鸣叫的鸟儿逐渐迁移到高大的树木上。
夭桃花美丽多姿,海棠花香气扑鼻。
风雨交加,芳香的小径上草心频频变绿。
春祭刚结束,大家陆续追逐禁烟的习俗。
想起古老的楚国遗留下来的风俗。
青色的旗帜下有人贩卖酒水,各家都在烹饪美食。
良夜之下游玩明月比点燃花烛更胜一筹。
注释
- 花信:指春花盛开的消息。
- 鸣禽:鸣叫的鸟类。
- 夭桃:指盛开的桃花,形容其艳丽。
- 海棠:一种花卉,花香浓郁。
- 芳径:芳香的小路。
- 禁烟:古代春祭期间禁止吸烟的习俗。
- 楚人遗俗:指楚国流传下来的风俗。
- 青旗沽酒:青色的酒旗,表示卖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南宋时期的词人,字次山,号云峰,号称“东山逸士”。他在词风上承袭了前代的婉约风格,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交融,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拾翠羽》的创作背景主要是在春天的园林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人们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春祭等传统习俗的重视。
诗歌鉴赏
《拾翠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诗中以“春入园林”开篇,便为整首诗奠定了温暖的基调。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诗人借助鸟鸣、花香、草绿等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尤其在“夭桃弄色,海棠芬馥”两句中,夭桃的色彩与海棠的芬芳交相辉映,生动地展示了春天花卉的魅力。
诗人提到“禊事才过”,让人联想到春季的传统祭祀活动,展现了人们与自然、传统之间的密切关系。后面的“青旗沽酒,各家炊熟”,描绘了人们在春日夜晚聚餐欢庆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整首诗不仅具有自然美的描写,还融入了人文情怀,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传统习俗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入园林,花信总诸迟速。
描述春天来临,花开信息的变化不定。 -
听鸣禽稍迁乔木。
细听鸟儿逐渐迁徙到高大的树木上,体现了春天的气息。 -
夭桃弄色,海棠芬馥。
桃花的颜色鲜艳,海棠花香气扑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的美丽。 -
风雨齐,芳径草心频绿。
风雨交加,芳香的小路上草心频频变绿,营造了生机勃勃的春意。 -
禊事才过,相次禁烟追逐。
春祭刚结束,大家陆续遵循传统习俗,追逐禁烟的活动。 -
想千岁楚人遗俗。
回想古老的楚国流传下来的风俗,表现了对传统的追忆。 -
青旗沽酒,各家炊熟。
青色的酒旗下,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美食,营造了热闹的氛围。 -
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
在美好的夜晚,游玩明月的乐趣胜过点燃花烛,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夭桃弄色”比喻桃花的美丽。
- 拟人:将春天的色彩和气息赋予花草,使其更具活力。
- 对仗:如“青旗沽酒,各家炊熟”,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春天的美好与人文传统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传统习俗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欣赏自然、珍视生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花:象征美丽与短暂的生命。
- 鸣禽:代表自然的活力。
- 青旗:象征喜庆与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花信总诸迟速”中的“花信”指的是什么? A. 花开的消息
B. 花的颜色
C. 花的香气 -
诗中提到的“青旗沽酒”表示什么? A. 卖酒的地方
B. 春祭的习俗
C. 各家做饭的情景 -
“良夜游明月胜烧花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夜晚的恐惧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传统的追忆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杜甫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张孝祥的《拾翠羽》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张孝祥更侧重于生活气息和传统习俗的融合,而杜甫则更加强调春天带来的忧愁和国家的动荡。两者在意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史》
- 《诗词鉴赏辞典》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拾翠羽》这首诗的美妙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