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李彦国还庐陵》
时间: 2024-09-19 21:00: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送李彦国还庐陵
张孝祥 〔宋代〕
李生来岭南,自挟书一束。
食箪寄萧寺,矻矻昼夜读。
馀子让头角,文作翻手速。
小试不尽能,它日真可卜。
里中老仙伯,曾对玉堂宿。
高节老弥厉,名盖斗南北。
掖垣我畏友,不爱万钟禄。
卷藏一丘下,勋业所迫逐。
子归问道要,储作饥岁谷。
富贵偶然耳,吾欲子金玉。
白话文翻译
李生(李彦国)从岭南而来,手中夹着一束书卷。
在萧寺用食箪寄宿,日夜勤奋地阅读。
其他的年轻人都让出风头,他的文笔写作翻手即来。
小试一番并不能穷尽他的才华,未来的成就真可预见。
村中那位老仙人,曾在玉堂中与他共宿。
高洁的品行愈发显露,名声在南北之间广为流传。
在掖垣中我所畏惧的朋友,不在乎万钟的荣华。
卷起书籍藏在一丘之下,功业所迫而被逐。
你归来问我道理,我只希望能储存些许的谷物。
富贵不过是偶然之事,我想要的是金玉满堂。
注释
- 李生:指李彦国。
- 食箪:在此指用食盒就餐。
- 矻矻:形容勤奋努力的样子。
- 头角:指才华出众的人。
- 玉堂:古代指贵族或文士的居所。
- 掖垣:指隐蔽的地方,此处暗指交友之处。
- 万钟禄:指丰厚的俸禄。
- 储作饥岁谷:指积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良弼,号澄江,南宋时期的词人,兼擅诗文。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文风清新流畅,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彦国即将返回故乡庐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其未来的期望。诗中流露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名利的淡泊。
诗歌鉴赏
《奉送李彦国还庐陵》是张孝祥寄情于友人的一首诗,融入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开头两句以李彦国的求学生活为引子,描绘了他在萧寺的勤学精神,展现了知识对于个体的重要性。接着,诗人通过与李彦国的未来成就的预言,传达了对友人能力的信任与期待,表现出对年轻人才的欣赏。
中间几句提及了老仙伯的高洁品德,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才华的关系,诗人对这种高洁之人心生敬畏,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最后几句则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看淡,强调了积蓄内涵与智慧的重要性,表明了自己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选择。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蕴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富足的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李生来岭南,自挟书一束:李彦国从遥远的岭南来,手中携带着书卷,展现出求知的决心。
- 食箪寄萧寺,矻矻昼夜读:在萧寺中寄宿,日夜勤奋地学习,表现出他对学问的渴求。
- 馀子让头角,文作翻手速:年轻的学子们都让出风头,他的写作能力超群。
- 小试不尽能,它日真可卜:小试之下无法穷尽他的才能,未来的成就可预见。
- 里中老仙伯,曾对玉堂宿:村中有位高洁的老者,曾与他在玉堂中共宿,象征着深厚的师友情谊。
- 高节老弥厉,名盖斗南北:老者的品格愈加显著,名声在南北间广为流传。
- 掖垣我畏友,不爱万钟禄:在隐秘的交往中,我所敬畏的朋友不追求物质的荣华。
- 卷藏一丘下,勋业所迫逐:将书籍卷起藏于丘下,因功业所迫而离散。
- 子归问道要,储作饥岁谷:你归来问我求道,我只想积蓄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 富贵偶然耳,吾欲子金玉:富贵不过是偶然之事,我希望你拥有金玉之富。
修辞手法:
- 对偶:如“高节老弥厉,名盖斗南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如“卷藏一丘下”,用丘比喻隐秘的学识积累。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李彦国的描绘,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对道德的崇尚以及对名利的淡薄,传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象征知识与智慧,是追求真理的工具。
- 萧寺:代表了一个学习和修身养性的场所。
- 老仙伯:象征崇高的品德与智慧。
- 金玉:象征富贵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彦国来自哪里?
- A. 河北
- B. 岭南
- C. 江南
- D. 西北
-
诗中提到的“老仙伯”指的是?
- A. 一位高洁的文人
- B. 诗人的朋友
- C. 一位隐士
- D. 一位官员
-
诗人对富贵的态度是?
- A. 渴望追求
- B. 视之如命
- C. 淡泊无意
- D.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的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的思考。
- 《秋夕》:杜甫的作品,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奉送李彦国还庐陵》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但张诗更注重于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丰盈,而王诗则更多着眼于人生的无常与出路的艰辛。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诗词鉴赏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