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何子应赋不欺室韵》

时间: 2025-01-19 16:55:48

隆兴天子开千龄,六龙飞天动潜鳞。

东嘉先生初召对,不欺之论惊廷臣。

谁令浮云蔽白日,脱帻归来环堵室。

巍巍乌府忆霜简,凛凛螭坳有椽笔。

魏公眼力无馀子,与公周旋岂其死。

请公细读不欺铭,一字之褒如鲁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隆兴天子开千龄,
六龙飞天动潜鳞。
东嘉先生初召对,不欺之论惊廷臣。
谁令浮云蔽白日,脱帻归来环堵室。
巍巍乌府忆霜简,凛凛螭坳有椽笔。
魏公眼力无馀子,与公周旋岂其死。
请公细读不欺铭,一字之褒如鲁史。

白话文翻译

隆兴年间的天子开启了千年的盛世,
六条神龙飞天,潜龙也为之动摇。
东嘉先生初次召见,关于“不欺”的讨论令朝廷的大臣们感到震惊。
是谁让浮云遮蔽了明亮的阳光?
我脱下帽子回到简陋的屋子里。
巍峨的乌府让我想起了冰霜的简札,
凛冽的螭坳让我想起了那支笔。
魏公的眼力尚且没有余子,与公周旋难道就要死去?
请您仔细阅读《不欺铭》,其中的一字之褒如《鲁史》般深刻。

注释

字词注释:

  • 隆兴:指宋朝隆兴年间。
  • 潜鳞:形容隐藏在水中的龙,暗指有潜力的人。
  • 东嘉先生:指东嘉这个人,可能为历史人物或隐喻。
  • 环堵室:简陋的屋子。
  • 乌府:指某种官府或书房。
  • 螭坳:指一种文房用具,可能是笔架。

典故解析:

  • 不欺铭:出自汉代的铭文,强调诚信与真实的价值。
  • 鲁史:指《鲁国的历史》,强调历史记载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宋代词人,以其豪放的词风著称,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他的作品多具历史感和现实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隆兴年间,正值国家动荡,诗人以此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以及对真理和诚信的推崇,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政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张孝祥的《和何子应赋不欺室韵》是一首富有政治和文化内涵的诗作。诗中开篇提到隆兴天子,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紧接着通过“六龙飞天”这一意象,传达出国家昌盛、人才辈出的美好愿景。然而,诗人也警醒世人,提醒我们不要被浮云遮蔽了理想和真实。通过对东嘉先生的提及,诗人强调了不欺之论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朝廷的反思,也是对个人道德的呼唤。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乌府和螭坳的回忆,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某种无奈与思考。最后,提到魏公的眼力,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反思,呼吁人们重视诚信与真实的价值。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时局的反映,也是对个人理想和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隆兴天子开千龄:表明了隆兴年间的盛世,隐含对未来的期待。
  2. 六龙飞天动潜鳞:象征着人才的涌现与国家的繁荣。
  3. 东嘉先生初召对,不欺之论惊廷臣:强调了诚信的讨论在朝廷上的重要性。
  4. 谁令浮云蔽白日:质疑外界的干扰与影响。
  5. 脱帻归来环堵室:回归简单朴素的生活,反映出对名利的淡泊。
  6. 巍巍乌府忆霜简:对文人生活的思念。
  7. 凛凛螭坳有椽笔:表达了对写作的热爱与追求。
  8. 魏公眼力无馀子: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9. 请公细读不欺铭:邀请他人重视诚信的铭文。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浮云”比喻外界干扰。
  • 对仗:如“巍巍乌府”和“凛凛螭坳”,展现出工整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诚信与真实的重要性,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呼吁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信念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六龙:象征着人才和国家的繁荣。
  • 浮云:隐喻外界的干扰与虚假。
  • 乌府: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与追求。
  • 螭坳:文房用具,象征文化与艺术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嘉先生”指的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个虚构的角色
    D. 诗人的老师

  2. “浮云”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干扰与虚假
    C. 自由
    D. 繁荣

  3. 诗人提到“魏公眼力无馀子”,魏公指的是? A. 曹操
    B. 诸葛亮
    C. 司马懿
    D. 刘备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社会的思考。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传达对历史和理想的反思。

诗词对比:

  • 张孝祥与李白的豪放风格:两者都展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但张更侧重于现实与道德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加浪漫与自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