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若道寻春被雨催,
如何随处两三杯。
晚晴晓雨如翻手,
有底亏侬不好来。
白话文翻译:
如果说寻春的事情被春雨催促,那么在这样的天气里,怎么能随意喝上两三杯呢?傍晚的晴天和清晨的细雨就像翻手一样容易变换,怎么能怪我没有及时赶来呢?
注释:
- 寻春:指的是春游,寻访春天的美景。
- 被雨催:被春雨所催促,暗指天气的变幻。
- 随处:随便找个地方。
- 两三杯:指的是喝酒,通常用来形容饮酒的数量。
- 晚晴:傍晚的晴天。
- 晓雨:清晨的细雨。
- 翻手:比喻变化快速、容易。
- 亏侬:亏欠、辜负你,表示歉意。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寻春”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主题,代表着对春天的渴望与欣赏;而“雨”则常常象征着变幻不定,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细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80-1235),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清新脱俗,风格独特。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寒食节前后,正值春季,杨万里与友人约游天竺(天竺山),因天降春雨而未能如愿,诗中流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与对友人聚会的歉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因天气原因未能如愿游玩的惆怅之情。开头“若道寻春被雨催”,便引入了主题,暗示春天的到来与春雨的影响,营造出一种春雨绵绵的氛围。接下来“如何随处两三杯”,则是对饮酒聚会的向往,暗含对友人聚会的期盼与失落。
诗中“晚晴晓雨如翻手”的比喻极具生活气息,展现了春天天气的瞬息万变,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最后一句“有底亏侬不好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歉意,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细腻的心理变化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雨的意境,更是对人情世故的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若道寻春被雨催:如果说春天的到来被雨促成了,那我该如何感受呢?
- 如何随处两三杯:在这样的天气下,如何能随便喝酒呢?
- 晚晴晓雨如翻手:傍晚的晴天和清晨的细雨变化如翻手般容易。
- 有底亏侬不好来:怎么能怪我没有能够及时赶来呢?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气变化比作翻手,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变化之下对友情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春雨: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变化,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情感的催化剂。
- 酒杯:象征着友谊与欢聚,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晚晴与晓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暗示人生的多变与不可预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寻春”指的是什么?
- A. 寻找春天的美景
- B. 寻找春天的食物
- C. 寻找春天的朋友
-
诗人因为什么未能如愿游玩?
- A. 忘记了时间
- B. 天气不好
- C. 身体不适
-
“晚晴晓雨如翻手”描绘了什么?
- A. 天气变化无常
- B. 人情世故
- C. 友谊的深厚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同样描绘春天的诗作,如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杨万里的作品,前者强调孤独与自饮,后者则强调友谊与惜缘,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李白的豪放与杨万里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选》
- 《宋代诗歌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