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父亲在平原上的田地里耕作,儿子在山下的荒地上开垦。六月的庄稼还未成熟,官府却已经开始修建粮仓。
注释: 字词注释:
- 父耕:父亲耕作。
- 原上田:平原上的田地。
- 子劚:儿子开垦。
- 山下荒:山下的荒地。
- 六月禾未秀:六月的庄稼还未成熟。
- 官家已修仓:官府已经开始修建粮仓。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与官府提前准备粮食的社会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夷中,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农民疾苦。此诗通过父子耕作的场景,揭示了农民的辛勤与官府的提前准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存在严重的阶级矛盾,农民辛勤劳作,而官府则提前准备粮食,反映了农民与官府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与官府的提前准备之间的对比。诗中“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描绘了农民父子辛勤劳作的情景,而“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则揭示了官府提前准备粮食的现实。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农民的艰辛,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诗歌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父耕原上田”:描绘父亲在平原上的田地里耕作,展现了农民的辛勤。
- “子劚山下荒”:描绘儿子在山下的荒地上开垦,进一步强调了农民的劳苦。
- “六月禾未秀”:指出六月的庄稼还未成熟,暗示了农民的辛勤劳作还未得到回报。
- “官家已修仓”:揭示官府已经开始修建粮仓,提前准备粮食,与农民的辛勤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农民的辛勤与官府的提前准备之间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
- 意象:通过“父耕”、“子劚”、“禾未秀”、“修仓”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农民的劳作与官府的准备。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农民父子辛勤劳作与官府提前准备粮食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矛盾,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父耕:象征农民的辛勤劳动。
- 子劚:象征农民后代的继续劳作。
- 禾未秀:象征农民劳动成果的未成熟。
- 修仓:象征官府的提前准备和阶级不平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父耕原上田”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父亲在平原上的田地里耕作 B. 父亲在山下的荒地上开垦 C. 父亲在六月的庄稼地里劳作 D. 父亲在官府的粮仓里工作 答案:A
-
诗中“官家已修仓”揭示了什么? A. 农民的辛勤劳动 B. 官府的提前准备 C. 庄稼的成熟 D. 农民的收获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悯农》李绅:同样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社会的不公。
诗词对比:
- 《悯农》李绅:通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比,揭示了农民的艰辛与粮食的珍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收录了聂夷中的多首诗作,可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 《中国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社会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聂夷中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