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时间: 2025-01-19 19:57:29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

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

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

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兴 聂夷中 〔唐代〕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

白话文翻译:

两片叶子能遮住眼睛,两颗豆子能堵塞耳朵。如果一个人不了解自己,他就会像天地一样聋。在纷扰的宇宙中,在广阔的天地间。如果他有所愿望,连一根毛发都不被允许。

注释:

  • 两叶能蔽目:比喻小事能蒙蔽人的视听。
  • 双豆能塞聪:比喻小事能堵塞人的听觉。
  • 理身不知道:指人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
  • 将为天地聋:比喻人如果无知,就像天地一样聋。
  • 扰扰造化内:形容宇宙间的纷扰。
  • 茫茫天地中:形容天地的广阔无边。
  • 苟或有所愿:如果他有所愿望。
  • 毛发亦不容:连最微小的东西都不被允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聂夷中是唐代诗人,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哲理。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进行深刻反思后创作的,表达了对无知和盲目追求的批判。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的无知和盲目追求的危害。诗中“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形象地描绘了小事如何蒙蔽人的视听,而“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则进一步强调了无知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两句“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则表达了在广阔无边的天地中,个人的愿望和追求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寓意深刻,是一首值得深思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通过比喻,说明小事能蒙蔽人的视听。
  • “理身不知道,将为天地聋”:强调无知带来的严重后果。
  • “扰扰造化内,茫茫天地中”:形容宇宙的纷扰和天地的广阔。
  • “苟或有所愿,毛发亦不容”:表达在广阔天地中,个人愿望的微不足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两叶能蔽目,双豆能塞聪”。
  • 拟人:如“将为天地聋”。
  • 对仗:如“两叶”对“双豆”,“蔽目”对“塞聪”。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无知和盲目追求,强调了解自己和认清现实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两叶、双豆、天地、毛发。
  •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两叶和双豆象征小事,天地象征广阔无边的现实,毛发象征微不足道的个人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两叶能蔽目”比喻什么? A. 小事能蒙蔽人的视听 B. 大事能蒙蔽人的视听 C. 小事能启发人的思考 D. 大事能启发人的思考

  2. 诗中“将为天地聋”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天地是聋的 B. 人如果无知,就像天地一样聋 C. 天地是聪明的 D. 人如果无知,就像天地一样聪明

  3. 诗中“毛发亦不容”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连最微小的东西都不被允许 B. 连最微小的东西都被允许 C. 连最微小的东西都不被关注 D. 连最微小的东西都被关注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聂夷中的其他作品,如《咏田家》等,以了解其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聂夷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