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道何时定?人生固有涯。
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积愤凭谁豁,孤忠袛自嗟。
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
白话文翻译:
这段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诗人感叹天道何时才能明确,人生本就有尽头。在壮年时曾经出征边塞,而到了晚年又因病回家。心中的愤怒又能向谁倾诉,孤独的忠诚只能让自己叹息。今天在茅屋下,隐约听到寒霜中的笳声。
注释:
- 天道:指自然法则或上天的安排。
- 涯:边际、尽头,指人生的有限性。
- 出塞:指出征边境,表现出壮年时期的勇敢。
- 还家:回到家中,暗示晚年的无奈和归属感。
- 积愤:积累的愤怒,表达内心的不满。
- 孤忠:孤独的忠诚,指对国家或理想的执着。
- 茅屋:简陋的房屋,象征贫困或简朴的生活。
- 霜笳:指寒冷的天气和笳声,笳是一种古乐器,常用于军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理想的追求,作品广泛而风格独特,尤以爱国诗最为人称道。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时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无奈与对政治、理想失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纵笔》是一首充满人生感慨与社会现实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以“天道何时定”开篇,立刻引发读者对命运与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比壮年与晚年的经历,表现出一种对过往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无奈。壮年时出征边塞,体现了他年轻时的热血与豪情,而晚年病重归家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和理想的沦丧。
“积愤凭谁豁,孤忠袛自嗟”这两句更是充满了深刻的孤独感,诗人虽然心中怀有忠诚与愤怒,却无法找到可以倾诉的对象,这种孤独感让人心生悲凉。同时,最后一句“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通过“霜笳”这一意象,引发出一种寒冷、孤独的氛围,仿佛将诗人的内心状态与外部环境紧密相连,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而深邃,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视角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道何时定?:质疑命运或自然法则的确定性。
- 人生固有涯。:人生是有限的,体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壮年行出塞,:回忆壮年时出征的经历,充满理想与勇气。
- 晚岁病还家。:晚年因病回家,表现出无奈与失落。
- 积愤凭谁豁,:内心积压的愤怒无处倾诉,感到孤独。
- 孤忠袛自嗟。:孤独的忠诚让人感到无奈和叹息。
- 今朝茅屋底,:描述当下的生活环境,反映出贫困。
- 隐约听霜笳。:听到寒冷的笳声,暗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有涯的河流,强调生命的有限性。
- 对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霜笳的意象与茅屋构成细腻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人生有限性的思考、对壮年理想的怀念以及对晚年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岁月流逝、理想破灭的深切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道:体现对命运的思考与质疑。
- 壮年:象征理想与热血。
- 晚岁:代表无奈与失落。
- 茅屋:暗示贫困与生活的简朴。
- 霜笳:象征寒冷与孤独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壮年行出塞”指的是哪个阶段的生活?
- A. 青少年
- B. 壮年
- C. 老年
- D. 幼年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茅屋”象征着诗人的___。
-
判断题:诗人对命运持有积极的态度。(对/错)
答案:
- B. 壮年
- 贫困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在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偏向于国家与社会的责任感。两者的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千秋,值得深入比较与分析。
参考资料:
- 《陆游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