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芜湖旧友》

时间: 2025-01-17 09:24:26

于湖久住忽思家,胜侣分飞雁影斜。

惜别一尊将进酒,含情两朵未开花。

残年南陌无芳迹,旧迹东京有《梦华》。

不待登程始惆怅,锦屏风外即天涯。

意思解释

留别芜湖旧友

作者: 黄辂 〔清代〕

原文展示:

于湖久住忽思家,
胜侣分飞雁影斜。
惜别一尊将进酒,
含情两朵未开花。
残年南陌无芳迹,
旧迹东京有梦华。
不待登程始惆怅,
锦屏风外即天涯。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久住,忽然想念家乡,
志同道合的朋友却如雁群般分飞,影子斜斜。
惜别时举起酒杯,想要畅饮,
眼中含情的花朵,却还未绽放。
年华已逝,南方的路上无芳踪,
旧日的痕迹在东京,梦中依稀可见。
不待出发就已感到惆怅,
锦屏风外,这便是遥远的天涯。

注释:

  • 于湖:指在芜湖这个地方。
  • 胜侣:指志趣相投的朋友。
  • 雁影斜:比喻朋友之间的分离,像大雁飞过,影子斜斜。
  • 惜别:对离别的珍惜和感伤。
  • 含情:眼中带着情感。
  • 未开花:象征着情感尚未完全表达或实现。
  • 南陌:南方的道路,寓意人生的旅途。
  • 旧迹:指过去的回忆。
  • 锦屏风:富丽的屏风,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雁影”可联想到古人用雁象征离愁别恨的情感;“锦屏风”则常用于描写美好的家居环境,寓意对旧日生活的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辂,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他的诗歌常体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故乡的思念,映射出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淡薄与离散之痛。

诗歌鉴赏:

《留别芜湖旧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惆怅。开篇便以“于湖久住忽思家”引入,直接表达思乡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倍感亲切。接着“胜侣分飞雁影斜”用雁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朋友间的离散,表现了对友人深切的怀念和惋惜。后面的“惜别一尊将进酒”则流露出诗人渴望通过酒来缓解离别之痛,但“含情两朵未开花”又暗示着情感的复杂与无奈,既有祝福又有惆怅。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残年南陌无芳迹”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而“旧迹东京有梦华”则唤起对美好旧日的追忆。最后一句“不待登程始惆怅”,表现了即使未离开,心中已布满离愁,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于湖久住忽思家:久住芜湖,忽然生出思乡之情。
  2. 胜侣分飞雁影斜:志趣相投的朋友像大雁一样,分散在不同的方向。
  3. 惜别一尊将进酒:在离别时举杯畅饮,以酒助兴。
  4. 含情两朵未开花:眼中含情,似乎有情感但尚未表达出来。
  5. 残年南陌无芳迹:年华已逝,南方的路上没有美好的痕迹。
  6. 旧迹东京有梦华:曾经的美好在梦中重现。
  7. 不待登程始惆怅:未等出发,心中已感到惆怅。
  8. 锦屏风外即天涯:锦屏风外就是无尽的天涯,寓意离别的遥远。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雁影”比喻朋友的离散。
  • 拟人:将“情”与“花”结合,赋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如“惜别一尊将进酒,含情两朵未开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惆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反衬离别的悲伤。
  • :象征离散与孤独,表达对友谊的怀念。
  • :象征聚会与情感的寄托,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
  • :象征感情的美好与未表达的情感,暗示情感的复杂性。
  • 天涯:象征遥远的离别,表达无尽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雁影”比喻什么? A. 友人的聚会
    B. 朋友的离散
    C. 自然风景
    D. 家乡的美丽

  2. “不待登程始惆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幸福
    C. 忧伤
    D. 兴奋

  3. “惜别一尊将进酒”中的“酒”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祝福与欢聚
    B. 哀伤与孤独
    C. 离别与思念
    D. 生活的乐趣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赠花卿》

诗词对比:

与李白《将进酒》相比,黄辂的诗更侧重于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深情怀念,而李白则是对饮酒作乐的豪情与洒脱。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诗经与古典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