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1-06 09:53:21

烛花呈灿。

瑞气满筵春欲烂。

月色中宵。

疑是阶前雪未消。

骚人词客。

魂断蜡梅香已籍。

谁更情关。

一点新愁入远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烛花呈灿。瑞气满筵春欲烂。
月色中宵。疑是阶前雪未消。
骚人词客。魂断蜡梅香已籍。
谁更情关。一点新愁入远山。

白话文翻译:

烛光下的花显得璀璨,祥瑞的气息弥漫在春宴之中。
月色照耀着夜晚,仿佛是台阶上的雪尚未融化。
骚人和词客,因蜡梅的香气而心神俱碎。
还有谁能解我情中的苦闷?一丝新的愁苦又增添了远山的悲凉。

注释:

  • 烛花:指烛光映照下的花,象征光辉灿烂。
  • 瑞气:祥瑞的气息,暗指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 骚人词客:指有才华的人,擅长吟咏诗词的人。
  • 蜡梅:一种花香扑鼻的植物,寓意情感与思念。
  • 情关:情感的关口,指情感上的困扰。

典故解析:

  • 蜡梅:蜡梅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思念,因其在严冬中开花,传递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 新愁:代表着新的情感困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林淳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情感的思索。

诗歌鉴赏:

林淳的《减字木兰花》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夜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苦。诗的开头描绘了烛光映照下的繁花,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宴席的喜庆,给人一种温暖而明亮的感觉。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月色的描写则将这一温暖的场景与潜在的忧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疑是阶前雪未消”的比喻,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冷清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内心的孤寂。

接下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骚人词客”,表达了对那些因蜡梅香而痛苦的人的同情,仿佛在说,身处美好之中却心怀忧愁的矛盾情感。最后,以“谁更情关,一点新愁入远山”收束,表现了愁苦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深思。这一系列的情感起伏,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词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烛花呈灿:描绘了烛光下花朵的辉煌,象征春天的美好。
    2. 瑞气满筵春欲烂:宴席上弥漫着祥瑞的气息,春天即将达到最美的时刻。
    3. 月色中宵:夜晚的月色,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疑是阶前雪未消:用雪来比喻月光下的景象,暗示一种寒冷与凄凉。
    5. 骚人词客:这些有才之人因蜡梅的香气而心痛,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失落感。
    6. 谁更情关:询问还有谁能理解这种情感的困扰。
    7. 一点新愁入远山:新的愁苦又在远方的山中滋生,暗示着未来的忧愁。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疑是阶前雪未消”,将月光与雪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对称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性。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情感的反思,突显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依然会感到孤独与失落的矛盾。

意象分析:

  • 烛花: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瑞气:代表吉祥与美好的期待。
  • 蜡梅:象征思念与坚韧。
  • 远山:暗指未来的愁苦与未知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烛花呈灿”中的“烛花”指什么? A. 烛光下的花
    B. 燃烧的蜡烛
    C. 明亮的星星
    答案:A

  2. 诗中提到的“蜡梅”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坚韧与思念
    C. 寂寞
    答案:B

  3. “一点新愁入远山”中的“新愁”意味着什么? A. 过去的忧伤
    B. 新的情感困扰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林淳的《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前者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矛盾展现了孤独,而后者则以女性的细腻情感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