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
楼台栖树沙,钟磬闹云端。
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
白话文翻译
在湖边的小路上走到尽头,蜿蜒着进入了林峦。
土地干瘪,马蹄显得吃力;水清如镜,山显得寒冷。
楼台在树上安静地栖息,钟声和磬声在云端喧闹。
我自嘲名利的束缚,无法像仙人那样挂冠归隐。
注释
- 行穷湖上径:在湖边的小路走到尽头。
- 迤逦:蜿蜒曲折的样子。
- 地瘦马蹄涩:土地干瘪,马走起来很吃力。
- 水清山骨寒:水清澈透明,山显得寒冷。
- 楼台栖树沙:楼台依偎在树上,沙底安静。
- 钟磬闹云端:钟声和磬声在空中响起,非常热闹。
- 自笑利名役:自我嘲讽被名利所束缚。
- 未能来挂冠:不能像古人那样归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孙雄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名利的批判。
创作背景:在宋代,士人常常面临功名与个人理想的冲突,诗人写作此诗或许是在游历中感慨自身被名利束缚,渴望归隐的心情。
诗歌鉴赏
《上天竺》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湖边的小路,展现出一种蜿蜒而美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两句,表达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与贫瘠,暗示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楼台栖树沙”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幽静的生活状态,然而钟磬的声音又打破了这种宁静,形成了一种矛盾的对比。诗人似乎在思考自己的处境,意识到名利的追逐使自己无法实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一句“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自嘲,表达了对名利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行穷湖上径,迤逦到林峦:描述了旅途的美丽场景,湖边的道路蜿蜒延伸至山林之间。
- 地瘦马蹄涩,水清山骨寒: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生存的艰辛与冷清。
- 楼台栖树沙,钟磬闹云端:透过建筑与自然的结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又有喧闹的声响打破了宁静。
- 自笑利名役,未能来挂冠: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地瘦马蹄涩”和“水清山骨寒”,形式上整齐,含义上形成对比。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艰辛与冷清。
-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出诗人对名利的嘲讽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湖: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马:代表着生活的艰辛与追逐的压力。
- 山:象征着冷峻与孤独。
- 楼台:体现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的结合,但又暗示着繁华背后的浮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行穷湖上径”是什么意思?
A. 小路在湖边走到尽头
B. 湖的尽头是山
C. 小路很难走 -
“自笑利名役”中“利名”指的是什么?
A. 财富和名声
B. 美丽的风景
C. 友谊与爱情 -
诗中提到的“水清山骨寒”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A. 生活富足
B. 生活的清贫与冷清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上天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对名利的反思,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