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别薛丞
方岳 〔宋代〕
肯为祁山住,晴浮草木春。
溪晴随砚转,心远与鸥亲。
几佐弦歌旧,宁矜硎刃新。
萧规元好在,传语憩棠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愿意在祁山驻留,阳光明媚时草木焕发春意。溪水清澈,随着砚台轻轻摇动,心灵远离尘嚣,与白鸥亲近。过去的歌声伴随我许多时光,如今却不在意新器具的锋利。萧规的美好仍在,希望将这份情谊传达给在棠树下休憩的人。
注释:
- 祁山:古代山名,这里象征一种宁静的生活环境。
- 晴浮草木春:晴天草木生机盎然,描绘春天的景象。
- 溪晴随砚转:溪水清澈,像砚台上的水一样流动,暗示心境的宁静。
- 心远与鸥亲:心灵远离尘世,与白鸥相亲近,表达一种超然的境界。
- 几佐弦歌旧:过去的音乐伴随,喻指对旧时光的怀念。
- 宁矜硎刃新:宁愿不在意新器具的锋利,强调对旧事物的珍视。
- 萧规元好在:指古代乐器萧的优雅,仍然存在于世。
- 传语憩棠人:希望将这份情谊传递给在棠树下休息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子云,号云之,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好友薛丞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士人常常面临官场的压力与纷扰,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寄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别薛丞》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送别诗,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肯为祁山住”,直接表达了诗人愿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愿望,祁山象征着一个理想的栖息地,诗人在这里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接下来的“晴浮草木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心目中美好的自然景象,清新的空气和生机勃勃的草木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中。通过“溪晴随砚转”,诗人巧妙地把心灵的宁静与水的流动结合在一起,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而“几佐弦歌旧,宁矜硎刃新”,则表现了作者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他更愿意珍视那些旧日的弦歌,而非追求新器具的锋利,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岁月的感慨。最后一句“萧规元好在,传语憩棠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萧规象征着音乐与雅致,棠树则代表了自然与温暖。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也有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肯为祁山住:表达了希望隐居山水之间的愿望。
- 晴浮草木春:描绘了晴朗的天气下草木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
- 溪晴随砚转:溪水清澈流动,象征着诗人的内心宁静。
- 心远与鸥亲:心灵远离尘世,与自然的白鸥亲近,表现超然的境界。
- 几佐弦歌旧:对过去旧时光的怀念,诗人对音乐的眷恋。
- 宁矜硎刃新:对新事物的不在意,更重视旧事物的珍贵。
- 萧规元好在:古乐器的美好,象征文化的传承。
- 传语憩棠人:将这份情谊传达给在棠树下休息的人,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比作砚台上的水,体现出静谧的心境。
- 拟人:心远与鸥亲,赋予无形的心灵以情感。
- 对仗:如“几佐弦歌旧,宁矜硎刃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惜别的情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用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山水世界,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祁山:象征宁静、隐居的理想生活地。
- 草木春:代表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好。
- 溪水:象征宁静与流动的心灵状态。
- 白鸥:自然中的自由与超脱。
- 弦歌:代表过去的美好时光与文化传承。
- 萧规:象征古典音乐的优雅与艺术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方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溪晴随砚转”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灾难
- B) 宁静
- C) 纷扰
- D) 快乐
-
诗中提到的“萧规”象征什么?
- A) 新事物
- B) 古典音乐
- C) 生活的烦恼
- D) 自然的毁灭
答案:
- B) 宋代
- B) 宁静
- B) 古典音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李白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别》强调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而方岳的《送别薛丞》则更注重于自然的描绘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岳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