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坂行》
时间: 2025-01-04 08:37: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光禄坂行
杜甫 〔唐代〕
山行落日下绝壁,
西望千山万山赤。
树枝有鸟乱鸣时,
暝色无人独归客。
马惊不忧深谷坠,
草动只怕长弓射。
安得更似开元中,
道路即今多拥隔。
白话文翻译:
在高山之巅走路,夕阳正好照在绝壁上;
向西眺望,连绵的山峰都被晚霞染成了红色。
树枝上有鸟儿在喧闹,正是黄昏时分,
此时无人与我同行,孤独的归客独自返回。
马儿惊慌,却不担心会掉入深谷,
草木在风中轻轻摇动,唯恐被猎人射中。
希望能像开元年间那样,
如今的道路却多了许多阻隔。
注释:
- 光禄坂:山名,意指光禄之地,象征高远。
- 绝壁:指悬崖峭壁,形容环境的险峻。
- 暝色:黄昏时分,天色渐暗。
- 长弓射:指射箭的行为,暗含猎人的威胁。
- 开元中:开元年间,唐代盛世,象征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的诗歌以其深刻的社会关怀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著称,是现实主义的代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之中,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交织,展现了他对和平安定的渴望。
诗歌鉴赏:
《光禄坂行》是一首描绘山行景象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处境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山行落日下绝壁,西望千山万山赤”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黄昏山景,夕阳下的绝壁与染红的山峦形成强烈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壮美又孤寂的氛围。
诗在转折中逐渐引入诗人的内心感受,“树枝有鸟乱鸣时,暝色无人独归客”让人感受到黄昏的寂静与孤独,鸟鸣似乎在为归客送行,而归客却是孤身一人。后面的“马惊不忧深谷坠,草动只怕长弓射”则通过对马儿和草木的细致描写,反映出自然的威胁和生存的艰难。
最后两句“安得更似开元中,道路即今多拥隔”表达了对过去繁荣时代的怀念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行落日下绝壁:在山中行走,夕阳照在陡峭的悬崖上,表现出环境的险峻与壮美。
- 西望千山万山赤:向西望去,成片的山峦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火红,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树枝有鸟乱鸣时:树枝上鸟儿在叫,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
- 暝色无人独归客:黄昏时分,周围无人,诗人独自一人归去,暗示孤独与失落。
- 马惊不忧深谷坠:马儿受到惊吓,却不担心会掉入深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无畏。
- 草动只怕长弓射:草木在风中摇摆,似乎在畏惧猎人射箭,反映了环境的危机。
- 安得更似开元中:希望能回到唐朝开元盛世的安宁。
- 道路即今多拥隔:如今的道路充满障碍,暗示社会动荡与个人困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峰与夕阳的结合比作壮丽的画卷。
- 拟人:草木似乎在害怕猎人的箭,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处境的深刻思考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对过往盛世的怀念。诗人以自然景象映照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绝壁:象征险峻与挑战。
- 落日:寓意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孤独的对比。
- 长弓射:暗示生存的威胁与猎人的压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山行落日下绝壁”中的“绝壁”指什么? A. 山谷
B. 悬崖
C. 山坡
D. 平地 -
诗中提到的“开元中”是指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元代 -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是什么? A. 恐惧
B. 安宁
C. 孤独
D. 欢乐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的作品,描绘了早晨的壮美景色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的诗注重豪放与畅快,而杜甫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内心的孤独与忧虑。两者在描绘自然时风格迥异,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评传》
- 《中国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