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皋那可望,旅望又初还。
迢递高楼上,萧条旷野闲。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山谷里,远方的景色难以望见,旅人的目光刚刚回归。
在高楼之上,遥远的视野显得孤寂而空旷。
傍晚的晴空依偎着远处的河水,秋天的情绪与连绵的山峦相伴。
偶尔与过客相遇,霜冻使得翠绿的颜面显得更加凋零。
注释:
- 寒皋:寒冷的山谷。
- 旅望:旅途中对景色的向往和眺望。
- 迢递:遥远、漫长。
- 萧条:冷清、寂寞的感觉。
- 暮晴:傍晚时分的晴天。
- 秋兴:秋天的感慨、情绪。
- 浮客:过客、旅人。
- 霜凋:霜冻使植物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作品常常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
创作背景: 《登丹阳北楼》创作于唐代社会背景下,国家稳定,诗人有更多机会游历名山大川,感受自然的壮阔与孤独。诗中的旅途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登丹阳北楼》通过描写高楼远眺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沉思的情感。首句“寒皋那可望”便道出在寒冷的山谷中,景色的遥远与难以看清的无奈。接下来的“旅望又初还”则反映出旅人的思绪与归心似箭的心情,旅途中对美景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交织在一起。
接着,诗人通过“迢递高楼上,萧条旷野闲”,刻画了高楼之上的孤寂感,远望之下的旷野显得更加冷清。这种孤寂与空旷感不仅加强了诗人的抑郁情绪,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则转向了自然的景色,傍晚的晴天与远处的水面相映成趣,让人不禁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而“浮客时相见,霜凋动翠颜”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自然的变化唤起,霜冻使得万物凋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出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皋那可望:在寒冷的山谷里,远方的景色难以望见,表达出一种无奈感。
- 旅望又初还:旅人的目光刚刚回归,传达出对远方的思念。
- 迢递高楼上:在高楼之上,遥远的视野显得孤寂。
- 萧条旷野闲:空旷的野外显得冷清,进一步强调孤独感。
- 暮晴依远水:傍晚的晴空依偎着远处的河水,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象。
- 秋兴属连山:秋天的情绪与连绵的山峦相伴,反映出季节的变化与内心的感慨。
- 浮客时相见:偶尔与过客相遇,增强了孤独的对比。
- 霜凋动翠颜:霜冻使植物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如“秋兴属连山”,将抽象的情感与具体的景物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如“萧条旷野闲”,增强了诗的音乐感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旅人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生的无常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皋:象征孤独与苦闷。
- 高楼:代表向往与理想的追求。
- 远水:象征静谧与远方的希望。
- 秋兴:表达季节的感怀与内心的情绪变化。
- 浮客:代表人生的过客与短暂的相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寒皋”指代什么?
- A. 温暖的地方
- B. 寒冷的山谷
- C. 远方的河流
- D. 旅人的心情
-
“暮晴依远水”中的“远水”象征什么?
- A. 旅途的疲惫
- B. 未来的希望
- C. 自然的辽阔
- D. 内心的孤独
-
诗中提到的“浮客”是指?
- A. 诗人的朋友
- B. 旅途中的过客
- C. 生活中的陪伴
- D. 自然中的动物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望庐山瀑布》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 王维《山居秋暝》:虽也表现自然之美,但情感更加宁静与和谐,与郎士元的孤独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