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

时间: 2025-01-19 11:45:02

多时仙掖里,色并翠琅玕.幽意含烟月,清阴庇蕙兰。

枝繁宜露重,叶老爱天寒。

竟日双鸾止,孤吟为一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时仙掖里,
色并翠琅玕。
幽意含烟月,
清阴庇蕙兰。
枝繁宜露重,
叶老爱天寒。
竟日双鸾止,
孤吟为一看。

白话文翻译:

在仙境的深处已久,
色彩像那翠绿的琅玕。
幽静的情意缠绵着烟月,
清幽的阴影庇护着蕙兰。
枝叶繁茂适宜露水重,
叶子已老愈加喜爱寒天。
整日双鸾静止不动,
孤独吟唱只为那一瞥。

注释:

  • 仙掖:指神仙所在的地方。
  • 琅玕:一种美玉,象征美好和珍贵。
  • 蕙兰:指一种香草,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德。
  • 双鸾:古代传说中的鸟,象征美好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擅长诗歌创作。他的诗风清新高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郎士元在朝廷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和王相公题中书丛竹寄上元相公》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竹林的深厚情感。诗的开头以“多时仙掖里”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幽深神秘的氛围,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接着,通过“色并翠琅玕”描绘竹林的色彩,强调其珍贵与美丽。

诗中“幽意含烟月”一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竹林宁静、清幽的欣赏,同时也隐含着对独立高洁的向往。接下来的“清阴庇蕙兰”则展现了竹林对其他植物的庇护,表现了自然界中相互依存的和谐美。最后,诗人在“竟日双鸾止,孤吟为一看”中,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在意象上结合了竹、烟月、蕙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令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时仙掖里:在仙境深处久驻,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色并翠琅玕:竹的色彩如同美玉,象征了竹的珍贵和美丽。
  • 幽意含烟月:寂静的情感与夜空的烟月交织,传达出一种静谧的美。
  • 清阴庇蕙兰:竹阴下的蕙兰,体现了自然的保护和依托关系。
  • 枝繁宜露重:竹枝繁茂,适合露水的滋润,象征着生机。
  • 叶老爱天寒:随着叶子的老去,更加喜爱冬天的寒冷,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悟。
  • 竟日双鸾止:整日双鸾静止,暗示着一种静谧与停滞的美。
  • 孤吟为一看:孤独的吟唱只为那一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比作美玉,增强了竹的美丽与高洁。
  • 拟人:通过“孤吟”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语言更为工整、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林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孤独,体现了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与坚韧。
  • 烟月:象征幽静与梦幻,营造出神秘的氛围。
  • 蕙兰:代表高洁的品德与气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仙掖”指的是哪里?

    • A. 人间
    • B. 神仙所在的地方
    • C. 山林
    • D. 湖泊
  2. “色并翠琅玕”中的“琅玕”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美玉
    • C. 一种动物
    • D. 一种花
  3.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A. 多时仙掖里
    • B. 竟日双鸾止
    • C. 清阴庇蕙兰
    • D. 叶老爱天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石》——郑燮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郑燮的《竹石》同样描绘了竹的坚韧与高洁,反映了作者对竹的赞美,而郎士元的诗则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与内心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