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客秋多兴,江林月渐生。
细枝凉叶动,极浦早鸿声。
胜赏睽前夕,新诗报远情。
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
白话文翻译:
这位楚地的旅客在秋天感受到许多兴致,江边的树林中月光逐渐明亮。细小的树枝和凉爽的叶子在微风中摇动,遥远的水边传来早晨的鸿雁叫声。最美的赏景是在前夕,而我的新诗则传达了远方的情感。面对高雅的诗歌我感到羞愧,内心的惆怅在这寒冷的城市中愈发显得浓重。
注释:
-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客人,楚地即今湖北一带。
- 秋多兴:秋天带来许多兴致。
- 渐生:逐渐明亮或出现。
- 细枝凉叶动:指细小的树枝和凉爽的树叶在秋风中摇动。
- 极浦:指遥远的水边。
- 鸿声:鸿雁的叫声。
- 胜赏:最美的景色。
- 睽前夕:指在相聚之前的晚上。
- 新诗报远情:新作的诗歌传达远方的情感。
- 曲高惭和者:面对高雅的诗歌感到羞愧的人。
- 惆怅闭寒城:在寒冷的城市中感到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郎士元,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歌多描写秋冬季节的景色以及个人的情感,风格清新,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初秋,正值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友人的思念之际。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交融,使得诗人创作出充满情感的诗作。
诗歌鉴赏:
这首《酬萧二十七侍御初秋言怀》以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首句“楚客秋多兴”开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楚地的旅客在秋天感受到兴致,暗示了秋天是思念和感怀的季节。接下来的“江林月渐生”则描绘了秋夜的宁静和美丽,月光透过江边树林,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细枝凉叶动,极浦早鸿声”通过细致的描写,将自然的变化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细小的树枝和凉爽的叶子在秋风中轻轻摇动,给人以清新之感,而“早鸿声”则引入了远方的思念,鸿雁自古以来是思乡的象征。
“胜赏睽前夕,新诗报远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在这样的季节中,诗人写下的新诗仿佛是在诉说着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曲高惭和者,惆怅闭寒城”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对高雅诗歌的敬畏与自愧,暗示了他心中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感受,以及在寒冷的城市中愈发显得孤独和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实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客秋多兴:楚地的客人在秋天感受到很多兴致。
- 江林月渐生:江边的树林中,月光逐渐亮起。
- 细枝凉叶动:细小的树枝和凉爽的叶子在微风中摇动。
- 极浦早鸿声:远处水边传来早晨的鸿雁叫声。
- 胜赏睽前夕:在即将相聚的前夕,最美的景色。
- 新诗报远情:新作的诗歌传达了远方的情感。
- 曲高惭和者:面对高雅的诗歌我感到羞愧。
- 惆怅闭寒城:在寒冷的城市中感到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鸿声”比喻思乡之情,形象生动。
- 拟人:细枝凉叶动,赋予自然以生命,表现秋风的凉意。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与个人的孤独。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收获、思念与感伤。
- 月:代表宁静、孤独的思考。
- 鸿雁:象征游子思乡之情。
- 细枝凉叶:表现秋天的清新与凉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客人?
A. 齐地
B. 楚地
C. 晋地 -
“极浦早鸿声”中的“鸿”指什么?
A. 大雁
B. 仙鹤
C. 燕子 -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比较,两首诗均以秋天的月光为背景,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但郎士元的诗更注重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是单纯的思乡情结,风格上更为直白而浓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