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时间: 2025-01-21 14:25:43意思解释
洞仙歌
作者: 赵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
把盏无人共心赏。
漫悲吟独自捻断霜须,
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
一夜潇潇弄疏响。
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
人何处邈如天样。
纵陇水秦云阻归音,
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白话文翻译:
雨过空山,月光下的景色如同新酿的美酒。
举杯独饮,没有人陪我共赏。
我漫无目的地悲吟,独自捻断霜白的胡须,
再回去睡觉,秋天的凉意渐渐渗入孤独的被窝。
可怜窗外的竹子,毫不畏惧西风,
一夜之间潇潇的雨声轻轻敲响。
我的心情如同九曲肠子,万斛的愁苦,
人何处去,远得如同天边一样。
纵使陇水和秦云阻隔了归音,
也不愿意让时间闲逛,在梦中去追寻。
注释:
- 空山:指空旷的山野,暗示孤独的环境。
- 新酿:形容刚酿成的美酒,暗指月光的柔和和清新。
- 霜须:指白色的胡须,象征老年和时光的流逝。
- 孤衾:孤独的被子,暗示孤独感。
- 潇潇:形容雨声,表现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九回肠:形容心情的复杂和痛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鼎,字希周,号岫云,宋代著名词人,因其词风清新、情感真挚而受到广泛赞誉。赵鼎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为国家忧虑,创作了许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理想的诗词。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赵鼎晚年,诗中表达了他对孤独、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反映了他在政治风云与个人情感夹杂的复杂心境。
诗歌鉴赏:
整首《洞仙歌》透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时光的深刻思考。开头的“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以自然景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气氛,仿佛月光洒在雨后的山间,酝酿出一种美好的情绪。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孤独的感受,“把盏无人共心赏”,这句揭示了诗人的孤单与对陪伴的渴望。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用“霜须”象征自己的衰老,展现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无奈和惆怅。秋天的寒意逐渐渗入被子,增添了几分凄凉的色彩。而窗外竹子的顽强生长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的坚韧与生命的延续。
后半部分,诗人将复杂的情感化为“九回肠,万斛清愁”,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苦闷与对归乡的遥望。尽管“陇水秦云”阻隔了归音,但他仍然在梦中寻访,反映出心灵的无法安心与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令人沉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描绘雨后宁静的山景,月色如同新酿美酒,给人以清新之感。
- “把盏无人共心赏”:独自举杯,感到孤独,渴望有人共赏。
- “漫悲吟独自捻断霜须”:诗人沉浸在悲伤中,捻断胡须象征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回到床上,秋天的凉意逐渐渗透,增加了孤独感。
-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窗外的竹子在风雨中依然挺立,展现自然坚韧的生命力。
- “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内心愁苦如同千丝万缕,无法解脱。
- “人何处邈如天样”:对他人的思念与渴望,感到孤独如天边。
- “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尽管阻隔也无法阻止对故乡的思念,梦中继续追寻。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新酿”比喻月色的清新,增强了诗意。
- 拟人:窗外的竹子“弄疏响”,生动形象地传递了自然的灵动。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孤独、时光流逝和对故乡的思念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 空山:象征孤独与宁静的环境。
- 月色:象征清新、美好与孤独的陪伴。
- 霜须:象征老去与时间的流逝。
- 竹:象征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 九回肠:象征复杂的内心情感与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洞仙歌》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赵鼎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可怜窗外竹”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对孤独的感叹
- D. 对时间的感慨
-
“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中的“九回肠”用来比喻什么?
- A. 诗人的愁苦
- B. 诗人的孤独
- C. 诗人的欢乐
- D. 诗人的思乡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by 李白
- 《静夜思》by 李白
- 《秋夕》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情感也十分真挚。
- 杜甫《秋夕》:反映秋天的愁苦与思乡之情,主题相似但风格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赵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