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菊斑斑岸蓼红,使旗同驻赏秋风。斜阳更助凭栏胜,高下楼台波影中。
白话文翻译:
野外的菊花斑斑点点,岸边的蓼草红艳艳,使者的旗帜一同停驻,共同欣赏秋风。斜阳更加增添了凭栏观赏的乐趣,高低错落的楼台在波光粼粼的水影中。
注释:
- 野菊:野生的菊花。
- 斑斑:斑点状,形容野菊花的颜色分布。
- 岸蓼:生长在岸边的蓼草。
- 使旗:使者的旗帜,指使者或官员。
- 驻:停留,停驻。
- 斜阳:傍晚的太阳。
- 凭栏:倚靠栏杆。
- 胜:美景,乐趣。
- 高下:高低错落。
- 波影:水波的倒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宋祁担任官职期间,与同僚在西湖边赏秋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与同僚共赏的愉悦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在西湖边与同僚共赏秋景时所作,通过描绘野菊、岸蓼、斜阳等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秋日美景的喜爱和与同僚共赏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日西湖的美景,通过“野菊斑斑”和“岸蓼红”的色彩对比,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丰富色彩。诗中的“使旗同驻”暗示了诗人与同僚的聚会,共同欣赏秋风,增添了诗的社交氛围。“斜阳更助凭栏胜”一句,巧妙地利用斜阳的光影效果,增强了凭栏观赏的乐趣,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高低错落的楼台之中,感受波光粼粼的水影。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优美,展现了宋祁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与同僚共赏的愉悦心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菊斑斑岸蓼红:野菊花的斑点状色彩与岸边红艳的蓼草相映成趣,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
- 使旗同驻赏秋风:使者的旗帜一同停驻,共同欣赏秋风,表达了与同僚共赏的愉悦心情。
- 斜阳更助凭栏胜:斜阳的光影效果增添了凭栏观赏的乐趣,使景色更加迷人。
- 高下楼台波影中:高低错落的楼台在波光粼粼的水影中,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色彩对比:通过“野菊斑斑”和“岸蓼红”的色彩对比,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拟人:“使旗同驻”赋予使旗以人的行为,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光影效果:“斜阳更助凭栏胜”利用斜阳的光影效果,增强了景色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欣赏秋日美景和与同僚共赏的愉悦心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交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交往的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菊:象征秋天的自然美景。
- 岸蓼:增添了秋天的色彩。
- 使旗:象征社交场合。
- 斜阳:增添了景色的美感。
- 楼台波影: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野菊斑斑”形容的是什么? A. 野菊花的颜色分布 B. 野菊花的形状 C. 野菊花的数量 D. 野菊花的种类
-
“使旗同驻”暗示了什么? A. 诗人独自一人 B. 诗人与同僚的聚会 C. 诗人在战斗中 D. 诗人在旅行中
-
“斜阳更助凭栏胜”中的“胜”指的是什么? A. 胜利 B. 美景 C. 乐趣 D. 高度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同样描绘了西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杨万里《小池》: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小池的美景,与宋祁的诗风相近。
诗词对比: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与宋祁的《西湖席上呈张学士》:两首诗都描绘了西湖的美景,但苏轼的诗更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而宋祁的诗则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和社交场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宋祁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