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门》
时间: 2025-01-17 09:34: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污泥汩峻阪,狠石卧中路。
睥睨无敢前,趑趄屡却顾。
长绳引篮舆,前挽后推去。
吏士更叫号,作气欲飞度。
颠坠较分寸,商略营跬步。
须臾气亦竭,一一汗如雨。
白话文翻译:
在污泥和陡峭的山坡上,坚硬的石头横在路中间。
我环顾四周,没有人敢向前走,只好犹豫不决,屡次回头。
用长绳拖着篮舆,前面的人拉,后面的人推。
官兵们不断地呼喊,气喘吁吁地想要赶快通过。
颠簸中小心翼翼,商量着如何一步一步前行。
片刻之间,大家的精力也快要耗尽,汗水就像雨一样流下来。
注释:
- 污泥:指泥泞的道路。
- 汩峻阪:形容路面湿滑且陡峭。
- 狠石:指坚硬的石头,阻碍前行。
- 睥睨:侧目而视,形容不安和警惕。
- 趑趄:踌躇不前,犹豫。
- 篮舆:一种古代的轿子或车。
- 吏士:官员和士兵。
- 颠坠:摇摇晃晃,形容不稳。
- 商略:商量、商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出生于江苏,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土门》描写了一次艰难的行旅,反映了作者在行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表达了对艰难险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土门》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行旅中的艰辛与无奈。诗的开头通过“污泥汩峻阪,狠石卧中路”,直接展示了行路的艰难,环境的恶劣让人心生退意。接着“睥睨无敢前,趑趄屡却顾”,描写了行者在面对困难时的犹豫和不安,体现了人们在逆境中面对恐惧与挑战时的脆弱。
在后面的描写中,“长绳引篮舆,前挽后推去”,通过众人的共同努力,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团结合作的精神;而“吏士更叫号,作气欲飞度”则突出了行路者的紧迫感与焦虑。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行旅的艰辛,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持与努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污泥汩峻阪:描述了道路的泥泞和陡峭,暗示行路的艰难。
- 狠石卧中路:石头的存在阻碍了行进,象征着人生路途中的各种障碍。
- 睥睨无敢前:行者在困难面前的畏惧,表现出对前路的忐忑。
- 趑趄屡却顾:犹豫不决的态度,体现出内心的挣扎。
- 长绳引篮舆:强调共同努力的必要性,团结的力量。
- 吏士更叫号:描绘出行进的紧迫感,增加了诗的动感。
- 颠坠较分寸:小心翼翼地前行,反映出行者对安全的重视。
- 须臾气亦竭:形象地描绘了行者的疲惫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污泥”和“狠石”来象征人生中的困境。
- 对仗:如“前挽后推”,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一一汗如雨”,夸大了行者的辛苦,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艰难环境中人们的坚持与团结,展现了生活的挑战与奋斗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污泥:象征着困境与艰难。
- 坚石:代表着人生的障碍。
- 长绳:象征着人们的团结与合作。
- 汗水:表现出努力的付出与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土门》是由哪个朝代的诗人创作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趑趄屡却顾”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坚定
B. 犹豫
C. 高兴
D. 愤怒 -
诗中的“长绳引篮舆”反映了什么精神?
A. 各自为政
B. 团结合作
C. 否定困难
D. 逃避现实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土门》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描绘了行旅的艰辛,但后者更侧重于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悟,而《土门》则更强调人们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努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