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之为气已堪悲,那对掺掺旧补衣。 为报君家小儿子,见时苍白莫言非。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气息已经让人感到悲伤,更何况面对着破旧的补丁衣裳。 告诉你们家的小儿子,见到我时,不要说我苍白无色。
注释:
- 秋之为气:秋天的气息,这里指秋天的萧瑟氛围。
- 掺掺:形容衣物的破旧。
- 旧补衣:破旧的补丁衣裳。
- 苍白:形容脸色不好,可能指作者因贫困或疾病而显得憔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刘宰、韩淲并称“江湖诗派三大家”。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秋天时,因贫困和疾病而感到悲伤,写给朋友家的小儿子,表达自己的境况和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萧瑟氛围和破旧的补丁衣裳,表达了作者的贫困和悲伤。诗中“秋之为气已堪悲”一句,直接点出了秋天的悲伤氛围,而“那对掺掺旧补衣”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衣物描写,加深了这种贫困和悲伤的感受。最后两句“为报君家小儿子,见时苍白莫言非”,则是作者对朋友家小儿子的嘱咐,希望他见到自己时,不要因为自己的苍白憔悴而感到惊讶或不以为然。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具体的意象和朴实的语言,传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之为气已堪悲:秋天本身就带有悲伤的气息,作者直接点出了这种感受。
- 那对掺掺旧补衣:通过破旧的补丁衣裳,进一步加深了贫困和悲伤的感受。
- 为报君家小儿子:作者对朋友家小儿子的嘱咐。
- 见时苍白莫言非:希望小儿子见到自己时,不要因为自己的苍白憔悴而感到惊讶或不以为然。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秋天的萧瑟氛围和破旧的补丁衣裳,比喻作者的贫困和悲伤。
- 拟人:秋天的气息被赋予了悲伤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贫困和悲伤。通过秋天的萧瑟氛围和破旧的补丁衣裳,表达了作者的贫困和悲伤,以及对朋友家小儿子的嘱咐,希望他见到自己时,不要因为自己的苍白憔悴而感到惊讶或不以为然。
意象分析:
- 秋之为气:秋天的萧瑟氛围,象征着悲伤和凄凉。
- 掺掺旧补衣:破旧的补丁衣裳,象征着贫困和艰辛。
- 苍白:形容脸色不好,可能指作者因贫困或疾病而显得憔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赵蕃 B. 刘宰 C. 韩淲 D. 章泉
-
诗中“秋之为气已堪悲”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
诗中“那对掺掺旧补衣”一句通过什么来表达贫困和悲伤? A. 秋天的气息 B. 破旧的补丁衣裳 C. 苍白的脸色 D. 小儿子的惊讶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秋怀》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可以与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进行对比,两者都通过秋天的萧瑟氛围和贫困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诗人的悲伤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创作。
- 《宋代诗人传记》:详细介绍了赵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