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湖偶题书于邬子之津 赵蕃 〔宋代〕 洞庭厥大九州间,此地吞潴未觉悭。 一抹远青为四望,亦云髣髴似君山。
白话文翻译:
洞庭湖之大,横跨九州之间,这里的湖水汇聚,并不显得吝啬。 远处一抹青色,为四面眺望的景色,也仿佛像是君山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厥大:其大,指洞庭湖的广大。
- 九州间:指中国古代分九州,这里泛指广大地域。
- 吞潴:吞纳,指湖水汇聚。
- 悭:吝啬,这里指湖水不显得稀少。
- 一抹远青:指远处的一片青色。
- 四望:四面眺望。
- 髣髴:仿佛,相似。
- 君山:位于洞庭湖中,是湖南著名的风景名胜。
典故解析:
- 君山:君山在洞庭湖中,古代传说中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居所,也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南宋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洞庭湖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洞庭湖壮阔景色的赞叹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色,通过“洞庭厥大九州间”一句,展现了洞庭湖的广阔无垠,横跨九州的大气魄。而“一抹远青为四望,亦云髣髴似君山”则通过远望的视角,将远处的青色与君山相联系,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庭厥大九州间”:首句直接点明洞庭湖的广大,横跨九州,展现了其壮阔的气势。
- “此地吞潴未觉悭”:次句用“吞潴”形容湖水的汇聚,而“未觉悭”则表达了湖水并不显得稀少,依然丰沛。
- “一抹远青为四望”:第三句通过“一抹远青”描绘了远处的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亦云髣髴似君山”:最后一句将远处的青色与君山相联系,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一抹远青为四望”中的“一抹远青”比喻远处的景色,形象生动。
- 拟人:“此地吞潴未觉悭”中的“吞潴”拟人化地描述了湖水的汇聚,赋予了湖水以生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壮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广阔无垠,横跨九州。
- 一抹远青:远处的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君山:神秘而美丽的象征,增添了诗意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洞庭厥大九州间”一句,表达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A. 狭窄 B. 广大 C. 深邃 D. 平静
- “一抹远青为四望”中的“一抹远青”比喻了什么? A. 天空 B. 山峰 C. 湖水 D. 景色
- 诗中提到的“君山”位于哪里? A. 长江 B. 洞庭湖 C. 黄河 D. 西湖
答案: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岳阳楼》:同样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庐山瀑布》:与赵蕃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诗更加豪放,通过瀑布的壮观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许多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洞庭湖志》:详细介绍了洞庭湖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