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旧写照有感》
时间: 2025-01-04 08:07:30意思解释
观旧写照有感
作者: 张镃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赵茂写我真,今朝喜重见。
相望十五载,容貌尽更变。
恰如逢故人,省认向时面。
自怜岁月去,亟若弦上箭。
其间忧与病,往往风历遍。
寒暑外侵薄,思虑内萦缠。
幻形烦草木,熟能永葱蒨。
发幸才半白,登临未衷倦。
逍遥溪复壑,安稳寝并膳。
十年每一画,能几何绢。
会看乌帽下,满垂银色线。
莫嫌老易来,身健尽堪羡。
赖有难画者,炎天飞雪片。
洗劫且长存,那随时序转。
白话文翻译:
今天看到赵茂为我所作的画像,心中无比喜悦。
相隔十五年,彼此的容貌已大为改变。
就像是见到老朋友,竟然认不出曾经的面容。
我惋惜岁月匆匆而逝,快得如同弦上的箭。
这期间忧愁与疾病,常常如风般袭来。
寒暑侵扰身体,思虑在内心缠绕。
看那幻影如草木般烦扰,熟悉的景象却依然葱茏。
庆幸我的头发只半白,登高望远时未感疲倦。
在溪水与山谷间逍遥自在,安稳地用餐和休息。
十年来每一幅画作,能有多少绢帛呢?
会心一笑时,看到乌帽下满垂的银丝。
不要怨恨老去的迅速,健康的身体实在令人羡慕。
幸好有那难以描绘的美好,炎热的夏天却似飞雪片。
洗劫且长存,何必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注释:
- 赵茂: 赵茂是画家,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
- 弦上箭: 比喻岁月的迅速流逝。
- 难画者: 指那些难以用画笔描绘的美好情感。
- 乌帽: 古代士人所戴的帽子,象征身份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生活感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与旧友再会之际,感慨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通过旧照引发对自身和朋友变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旧照引发的情感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人以“赵茂写我真”开篇,表现出对旧友的亲切怀念,接着通过“相望十五载”,直指时间的无情与容貌的改变,令人感叹岁月的无情。诗中“恰如逢故人”,将时间的流逝比作与故人的重逢,增添了对过往的珍惜与感慨。
诗的中间部分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纠结,“忧与病”让人感受到人生的苦辣,外界的寒暑与内心的思虑交织成一幅复杂的生活画面。这一段通过对比,强化了时间对人的影响。到了后半部分,诗人则从感伤走向释然,庆幸于自己虽然头发半白,但仍有健康的身体,显示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形成了一种深邃的哲理。诗人在感慨中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最终以“洗劫且长存”总结,提示人们要珍惜当下,心存美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赵茂的画像让我感到欣喜。
- 经过十五年,彼此的样子都已经变了。
- 像见到久违的朋友,一时认不出。
- 自怜岁月匆匆,快得像箭一样。
- 生活中的忧虑和病痛,常常如风袭来。
- 寒暑的侵扰和思虑的缠绕,让人疲惫。
- 眼前的幻影如同烦人的草木,却依然繁茂。
- 头发幸而半白,爬山时未感疲倦。
- 在溪边和山谷间悠然自得,饮食安稳。
- 十年间每一幅画作,能有多少呢?
- 会心一笑,看到乌帽下的银丝。
- 不要怨恨老去,健康的身体让人羡慕。
- 幸好有那难以描述的美好,夏天却似飞雪。
- 生活的洗劫且长存,不必随时间而转变。
-
修辞手法:
- 比喻: “岁月去,亟若弦上箭”用弦上箭形象化地描绘了时间的急速。
- 对仗: 整首诗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健康与生活的珍惜,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旧照: 代表回忆与过去,引发对岁月的思考。
- 乌帽: 象征身份与地位,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记忆。
- 银丝: 代表衰老,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赵茂”指的是谁?
A. 画家
B. 诗人
C. 朋友 -
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态度是:
A. 悲伤
B. 愤怒
C. 释然 -
诗中通过什么比喻形容岁月的迅速?
A. 河流
B. 弦上箭
C. 风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牧
- 《登高》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登高》与《观旧写照有感》同样描写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登高》更侧重于自然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结合,而《观旧写照有感》则通过旧照引入对朋友和自我的思考,展现出更为细腻的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宋诗三百首》《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文章: “张镃的诗歌风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