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诗酒休惊误一生》
时间: 2025-01-19 21:52: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诗酒休惊误一生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诗酒休惊误一生。
黄尘南北路几功名。
枝头乌鹊梦频惊。
西州月,夜夜照人明。
枕上数寒更。
西风残漏滴两三声。
客中新感故园情。
音书断,天晓雁孤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酒不要让我误了整个人生。在这漫长的南北旅途中,功名似乎无多。枝头的乌鹊在梦中频频惊扰我。西州的月亮,夜夜照耀着我,光明如昼。枕上我数着寒夜的更替。西风中,漏水声滴答而下,两三声而已。在客居他乡,我对故乡的情感愈发深厚。音书断绝,天亮时孤雁在空中鸣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惊:惊扰、打扰。
- 黄尘:指路途的尘土,这里比喻人生的艰辛与浮沉。
- 功名:指功绩与名声,指人们追求的荣耀。
- 乌鹊:乌鸦与喜鹊,这里象征梦境中的不安。
- 西州月:指西方的明月,象征思乡情。
- 寒更:夜间的更替,寒夜。
- 音书断:音信、书信断绝,表示与故乡的联系中断。
典故解析
- 乌鹊:在古代文学中,乌鹊常被用来象征不祥之事或梦中的惊扰,体现了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 西风:在古典诗词中,西风常常象征着秋天的萧瑟,表现孤独与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秉忠,元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思乡的情感,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动荡的元代,诗人可能身处他乡,感受到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表达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反映出游子孤独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小重山》以其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情感,把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得淋漓尽致。首句“诗酒休惊误一生”,直白而有力,表明了对浮华人生的警醒,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追名逐利并不是人生的全部。接下来的“黄尘南北路几功名”则通过对比,反映出人生旅途的艰辛,功名的渺小。
“枝头乌鹊梦频惊”,通过自然意象,传达了内心的忧虑与不安。诗中“西州月,夜夜照人明”的描写则赋予了月亮人性的温情,成为孤独游子心灵的慰藉。而后“枕上数寒更”,更是将孤独与寒冷的感受结合,增添了几分凄凉。
最后几句,诗人通过“音书断,天晓雁孤鸣”来表达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孤雁的鸣叫更是将游子的孤独感推向高潮,令人感叹。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对人生的反思与对故乡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酒休惊误一生:诗酒不应成为误导人生的因素,表明对浮华生活的警醒。
- 黄尘南北路几功名:漫长旅途中的功名显得微不足道,体现人生的无常。
- 枝头乌鹊梦频惊:梦中被乌鹊惊扰,象征内心的不安与焦虑。
- 西州月,夜夜照人明:西州的明月照耀,象征思乡的情感与对光明的向往。
- 枕上数寒更:在枕边数着寒夜,感受到孤独。
- 西风残漏滴两三声:西风中水滴声,渲染了孤寂的氛围。
- 客中新感故园情:身在异乡,对故乡的情感愈发浓厚。
- 音书断,天晓雁孤鸣:音信断绝,孤雁在天边鸣叫,表达无尽的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诗酒”比喻浮华生活。
- 拟人:将月亮和西风赋予人性,增强情感共鸣。
- 对仗:如“西州月”和“客中新感”,增强了词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为主题,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与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元代游子内心的无奈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诗酒:象征浮华生活与世俗的追求。
- 乌鹊:梦中的不安,象征着内心的焦虑。
- 西州月:思乡的寄托,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孤雁:象征孤独与思念,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酒休惊误一生”中的“惊”是什么意思?
A. 惊慌 B. 打扰 C. 赞美 D. 赞同 -
“黄尘南北路几功名”中“功名”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事业 C. 荣誉 D. 学识 -
“音书断,天晓雁孤鸣”中的“音书”指的是?
A. 声音和书信 B. 音乐和信件 C. 消息和书信 D. 声音和文学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
- 李白的《将进酒》:抒发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白通过月亮引发对亲人的思念,与刘秉忠在《小重山》中对月的描写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情感表达上更为豪放;而刘的细腻则暗含对人生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刘秉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