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晓起清愁酒盎空》

时间: 2025-01-04 09:19:50

晓起清愁酒盎空。

清愁缘底事、别离中。

登临无地与君同。

青山色,山外更重重。

落尽海棠红。

蔷薇新破萼、露华浓。

牡丹芳信一帘风。

寻幽梦,曾到小园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晓起清愁酒盎空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晓起清愁酒盎空。
清愁缘底事别离中。
登临无地与君同。
青山色,山外更重重。
落尽海棠红。
蔷薇新破萼露华浓。
牡丹芳信一帘风。
寻幽梦,曾到小园东。

白话文翻译

清晨醒来,愁绪满怀,酒杯却空空如也。
这份清愁到底因何而生,皆因别离之苦。
登高远望无处可去,却仍与你同在。
远处青山的颜色,山外更显得层峦叠嶂。
海棠花已落尽,满地红色。
蔷薇花刚刚破蕾,露珠在花瓣上愈加浓厚。
牡丹花的芬芳随风飘来,像是传递着一帘幽梦。
我曾经在梦中,去过小园的东边。

注释

  • 晓起:清晨醒来。
  • 清愁:清晨的愁绪。
  • 酒盎空:酒杯空空,象征着失落。
  • 缘底事:因何事。
  • 登临无地:登高却没有地方可去。
  • 青山色:青山的颜色。
  • 重重:层叠的样子,形容山的高低起伏。
  • 落尽海棠红:海棠花凋零,落下满地红花。
  • 蔷薇新破萼:蔷薇花刚刚绽放。
  • 牡丹芳信:牡丹的香气,传递着信息。
  • 寻幽梦:追寻幽静的梦境。
  • 小园东:指小园的东边。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婉约,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
  •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清晨,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眷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乱与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小重山·晓起清愁酒盎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开篇的“晓起清愁酒盎空”即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感传达给读者。清晨的愁绪在酒杯的空空中显得愈加明显,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以言表的惆怅。接下来,作者思考清愁的根源,发现其实是别离的痛苦。诗中“登临无地与君同”一句,虽无处可去,心中却依然与所思之人同在,展现出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结。

随着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的意境逐渐丰富。青山的层叠、海棠的凋零、蔷薇的绽放,无不映射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尤其是“牡丹芳信一帘风”一句,既传递了春天的气息,也蕴含着对往昔的追忆。这些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构成了诗词的独特韵味,令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晓起清愁酒盎空”:清晨起床,愁绪满怀,但酒杯却是空的,表现出一种失落感。
    • “清愁缘底事别离中”:愁绪的根源是别离,表露出离愁的苦楚。
    • “登临无地与君同”:虽身处高处,却没有去处,心中却仍与所思之人同在,体现出深情。
    • “青山色,山外更重重”:描绘青山的美丽,层峦叠嶂,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 “落尽海棠红”:海棠花已落尽,暗示时光流逝,生命的脆弱。
    • “蔷薇新破萼露华浓”:新开的蔷薇花,露珠浓厚,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牡丹芳信一帘风”:牡丹的香气随风飘来,象征着思念与寄托。
    • “寻幽梦,曾到小园东”:梦中曾经到过的小园,表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如“蔷薇新破萼”,赋予花朵生命,体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清晨的景象与内心的清愁,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对自然美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意象分析

  • 海棠:象征着美丽与短暂。
  • 青山:象征着稳重与永恒。
  • 蔷薇:象征着爱情与希望。
  • 牡丹:象征着富贵与芳香。
  • 梦境: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愁”的根源是什么? a) 酒盎空
    b) 别离
    c) 青山

  2. 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中,哪种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a) 牡丹
    b) 海棠
    c) 蔷薇

  3. “寻幽梦,曾到小园东”中的“幽”指的是什么? a) 春天
    b) 幽静
    c) 远方

答案

  1. b) 别离
  2. b) 海棠
  3. b) 幽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愁绪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则是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探讨人生哲理,情感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刘秉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