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时间: 2025-01-19 17:55:54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

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
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月光照临广阔的沧海,悠闲的云彩依恋着故乡的山峦。诗名传遍天下,我却整日闭门不出。

注释

字词注释:

  • :照临,照耀。
  • 沧海:浩瀚的大海。
  •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朵。
  • :依恋、怀念。
  • 故山:故乡的山。
  • 诗名:诗的名声。
  • :遮盖、关闭。
  • 柴关:指柴门,象征隐居的生活。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没有涉及具体的典故,但“明月”、“闲云”是常见的古典意象,常用于表达对自然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字宗道,号景岑,唐代诗人,生于758年,卒于835年。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创作于戴叔伦晚年时期,那时的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职场的沉浮,心中对故乡的眷恋愈加深厚。诗作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遣兴》一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首句“明月临沧海”,将明亮的月光与浩瀚的海洋结合,勾勒出一种宁静而又辽阔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开阔的视觉感受;而“闲云恋故山”则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联,云彩的悠闲正是诗人内心向往的状态,体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接下来的“诗名满天下”,揭示了诗人的成就与孤独感,尽管诗名已经传遍天下,但诗人却选择了闭门不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名利的淡漠,以及对内心自由的渴望。最后一句“终日掩柴关”,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居的状态和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外界喧嚣的逃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练的文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令人在静谧的月光和闲云之中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明月临沧海: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广阔的海面,象征着光明和开阔。
  2. 闲云恋故山:悠闲的云彩依恋着故乡的山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3. 诗名满天下:诗人的名声已经传遍四方,表明其在诗歌上的成就。
  4. 终日掩柴关:整日关上柴门,暗示着隐居和与世隔绝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与“沧海”结合,形成一种宁静的氛围。
  • 拟人:将“闲云”赋予感情,表现对故乡的依恋。
  • 对仗:首尾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外界名利的淡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光明与宁静,代表理想与希望。
  • 沧海:广阔与无垠,象征着人生的浩渺与不确定。
  • 闲云:自由与闲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
  • 故山:家乡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明月临沧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大海的热爱
    B. 对明亮的夜晚的赞美
    C. 对故乡的思念

  2. “闲云恋故山”中的“恋”字,表示什么? A. 喜欢
    B. 忘记
    C. 依恋

  3. 诗人对名声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忽视
    C. 喜悦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自然,表达了隐居生活的惬意,但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对自然的向往,情感更加直接和热烈。

这些作品均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然与隐居生活的热爱,可以与《遣兴》进行对比,深化对自然与人文情感的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戴叔伦诗文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