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滇南除目戏作》

时间: 2025-01-04 10:17:54

余昔四十时,秩已忝金紫。

弃捐垂十年,仅乃复其始。

故璧则犹是,马齿加长矣。

顷失曾不忧,今来亦何喜。

未能免俗缘,栖栖聊复尔。

终当拂衣去,相从鸱夷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滇南除目戏作
余昔四十时,秩已忝金紫。
弃捐垂十年,仅乃复其始。
故璧则犹是,马齿加长矣。
顷失曾不忧,今来亦何喜。
未能免俗缘,栖栖聊复尔。
终当拂衣去,相从鸱夷子。

白话文翻译

我在四十岁时,已经身居高位,荣华富贵。
放弃了十年,只是重新开始。
那块旧玉仍在,但我的年纪却增长了。
曾经失去的时候并不忧愁,如今又何必欢喜呢?
未能摆脱世俗的牵绊,苟且度日而已。
终究是要拂衣而去,跟随鸱夷子。

注释

  • 余昔四十时:我在四十岁时。
  • 秩已忝金紫:已经身居高位,金紫是指官位的象征。
  • 弃捐垂十年:放弃了十年,指的是失去官位或地位。
  • 故璧则犹是:旧的美玉仍然存在。
  • 马齿加长矣:年纪增长了,马齿指的是年龄。
  • 栖栖聊复尔:苟且度日而已。
  • 相从鸱夷子:跟随鸱夷子,鸱夷子是传说中的隐士,象征一种超脱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中行,明代诗人,字子华,号乐天,晚号阮亭。生于明中期,曾任职于朝廷,多次出任地方官。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个人理想及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徐中行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他在面对岁月流逝和世俗羁绊时,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渴望摆脱世俗的牵绊。

诗歌鉴赏

《得滇南除目戏作》是一首典型的抒怀诗,通过作者对自身经历的回顾,展现出对人生无常与世俗牵挂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便直接点出年龄与地位的关系,四十岁时的荣华富贵与如今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中使用了“故璧则犹是”的意象,表明尽管外在条件有所变化,但内心的追求与价值并未改变,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加珍贵。

“顷失曾不忧,今来亦何喜”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的淡然态度。曾经失去并未感到忧虑,而如今的欢喜也显得无足轻重,显示出一种对世事的洞察与超然。最后“终当拂衣去,相从鸱夷子”则预示着一种追求自由与超脱的愿望,鸱夷子象征的是一种理想的隐居生活,反映了作者内心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篇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的反思与自我解脱的追求,既有对过往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淡然,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哲思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余昔四十时,秩已忝金紫
    回忆过去的辉煌,四十岁时的地位与荣耀。

  2. 弃捐垂十年,仅乃复其始
    放弃了十年的时间,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3. 故璧则犹是,马齿加长矣
    旧的价值依然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在增加。

  4. 顷失曾不忧,今来亦何喜
    回想曾经失去的时光,不曾感到忧愁,如今又何必欢喜呢?

  5. 未能免俗缘,栖栖聊复尔
    依然无法摆脱世俗的羁绊,只能苟且度日。

  6. 终当拂衣去,相从鸱夷子
    最终还是要放下尘世的羁绊,追随理想中的隐士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例如“弃捐垂十年”与“故璧则犹是”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年龄比作“马齿”,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象征:鸱夷子象征着超脱的理想生活,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超脱,对世俗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作者通过对过往的追忆,体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追求的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紫:象征官职与荣华。
  • 故璧:象征着内心的价值与理想。
  • 马齿:象征年龄与时间的推移。
  • 鸱夷子:象征隐士生活与超脱理想。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涵,也反映了作者对时间、人生和理想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秩已忝金紫”中的“金紫”指的是什么? A. 毕业证书
    B. 官职
    C. 荣华富贵
    D. 友谊

  2. “未能免俗缘”中“俗缘”指的是什么? A. 个人理想
    B. 世俗的牵绊
    C. 朋友的支持
    D. 自然的规律

  3. “相从鸱夷子”中的“鸱夷子”象征什么意思? A. 朋友
    B. 仕途
    C. 隐士生活
    D. 诗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饮酒》:陶渊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有着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徐中行《得滇南除目戏作》陶渊明《饮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世俗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徐中行更多地展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而陶渊明则强调了逃避世俗的选择。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中行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