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时间: 2025-01-01 14:16:50

翦翦寒花小更垂。

阿琼愁里弄妆迟。

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意思解释

浣溪沙

作者: 姜夔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翦翦寒花小更垂。
阿琼愁里弄妆迟。
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
露黄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白话文翻译

寒花轻轻垂下,显得更加凋零。
阿琼在愁苦中,妆容打扮得迟迟不肯完成。
东风如同点燃蜡烛,夜色已深,她却还未归。
花瓣半粘在髻上的燕子,
露水斜映着她鬓边的犀角。
老夫早已感到无趣,时光已久。

注释

  • 翦翦:形容花的样子,指轻轻垂下的样子。
  • 阿琼:指代女子,可能是作者心中所思之人。
  • 弄妆:指打扮或化妆。
  • 东风:春风,常常带来温暖和生机。
  • 烧烛:比喻夜深,人已归家。
  • 落蕊:指花瓣或花蕊掉落。
  • :指发钗。
  • 鬓边:指鬓发旁边的位置。
  • 无味:指生活乏味,没有乐趣。

典故解析

“东风烧烛”暗示春天的来临,春风温暖,春夜漫长,常常引发人们的思绪与情感。诗中阿琼的形象,可能暗示了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与感伤,反映出生活的无奈与情感的纠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字尧章,号白华,南宋时期的词人、音乐家,擅长作词和音乐,作品多描绘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词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浣溪沙》创作于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姜夔的创作受其个人经历和历史背景的影响,诗中常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凄美的春夜图景。开篇“翦翦寒花小更垂”以寒花为引,营造出一种春寒料峭的氛围。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逝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描写了阿琼在愁苦中打扮的情景,突显了她的内心挣扎与无奈,暗示着她对生活的无力感。

“东风烧烛夜深归”中,夜色的深重与春风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喻示着生活的复杂与矛盾。花瓣与燕子的意象相结合,映射出一种自然与人情的和谐,然而这一切又被“老夫无味已多时”所打破,流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趣。

整首诗以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下生活的无奈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翦翦寒花小更垂:描绘寒花的凋零,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阿琼愁里弄妆迟:阿琼因愁苦而迟迟未能妆扮,表达了她内心的烦恼。
  3. 东风烧烛夜深归:东风带来了温暖,而夜色已深,暗示着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4. 落蕊半黏钗上燕:花蕊半粘在发钗上,展现了细腻的女性意象,与自然融合。
  5. 露黄斜映鬓边犀:露水斜映,强调了女性的柔美与脆弱。
  6. 老夫无味已多时:诗人自述感到生活的乏味,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东风比作烧烛,暗示温暖与夜深的交融。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如寒花轻垂,蕴含人情的细腻。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为主题,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真实流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花:象征美好事物的凋零与失落。
  • 阿琼:代表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愁苦。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同时隐喻生活的复杂。
  • 露水:暗示清新与脆弱,反映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翦翦寒花”中的“翦翦”是指: A. 轻轻垂下
    B. 盛开
    C. 凋零
    D. 繁盛

  2. 阿琼在愁苦中做什么? A. 吃饭
    B. 打扮
    C. 睡觉
    D. 唱歌

  3. 诗中提到的“东风烧烛”暗示了什么? A. 夜深人静
    B. 春风送暖
    C. 烛光摇曳
    D. 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 - 陆游
  • 《如梦令》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浣溪沙》《钗头凤·世情薄》:两者均表达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慨,但《浣溪沙》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而《钗头凤》则更加直白地表达了对世情的失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姜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