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馀及第归蜀》

时间: 2025-01-16 22:27:35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

发时谁不开筵送,

到处人争与马骑。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意思解释

送李馀及第归蜀

原文展示:

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
发时谁不开筵送,到处人争与马骑。
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
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李馀及第归蜀的祝贺与送别。李馀名声大噪,归家后满城的人都知道他的成就。出发时谁不来为他设筵送行呢?到处的人都争着骑马相送。沿途的红蕉映衬着明亮的栈阁,巴村的绿树为神祠投下阴影。在家乡的后辈们也纷纷来到他的门前,半是来求教最近的新诗。

注释:

  • 高科名: 指取得的高等科举名次。
  • 满城知: 意思是全城的人都知道。
  • 筵送: 指为他设宴送行。
  • 剑路: 可能指通往蜀地的路。
  • 红蕉: 形容沿途的植物,生动描绘景象。
  • 神祠: 祭祀神明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送别、游玩、山水等,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创作背景:

《送李馀及第归蜀》写于李馀高中进士后即将返回故乡蜀地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李馀的祝贺以及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描绘了诗人对朋友李馀的祝福与深情。诗的开头就表明李馀的功名显赫,成为城中的话题,显示了他出众的成就与人们对他的尊重。接着,诗人在描写送别场景时,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展现出热闹的送行场面。特别是“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祠”两句,既描绘了蜀地的美丽景色,又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令人感受到一份亲切与温暖。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欢快中带有一丝伤感。送别并不只是对李馀的离去的惋惜,更是对他未来前程的祝愿。诗人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心与期待,显示了深厚的友情与人情味,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得高科名转盛: 从而获得高科名声,地位显赫。
  2. 亦言归去满城知: 回到故乡时,城中人皆知他的成就。
  3. 发时谁不开筵送: 出发时,谁不为他设宴送别。
  4. 到处人争与马骑: 到处的人都争着骑马相送。
  5. 剑路红蕉明栈阁: 沿途的红蕉映衬着明亮的栈阁。
  6. 巴村绿树荫神祠: 巴村的绿树为神祠投下阴影。
  7. 乡中后辈游门馆: 乡中的后辈们纷纷到他家拜访。
  8. 半是来求近日诗: 一半是来请教最近的诗作。

修辞手法:

  • 比喻: “剑路红蕉”,将路途与景色生动结合。
  • 对仗: 诗中句式工整,形成对称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朋友李馀的祝贺与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科名: 象征着荣誉与成功。
  • 筵席: 代表友情与送别时的温暖场景。
  • 红蕉、绿树: 自然意象,象征着美好的故乡和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馀返回故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A. 旅行
    • B. 及第
    • C. 工作
    • D. 学习
  2. 诗中提到的“红蕉”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人物
    • B. 自然景色
    • C. 事件
    • D. 物品

答案:

  1. B. 及第
  2. B. 自然景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王维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友人》与朱庆馀的《送李馀及第归蜀》都表达了送别情感,但王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朱庆馀则更突出友谊与功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