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时间: 2025-01-01 10:35:30

一别京华近十年,此心无日不悠然。

嗅梅得句天然巧,把酒开怀地自偏。

铁砚不须兵十万,铜盘何用客三千。

功名自有风云会,不遇风云毋自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偶成
华岳 〔宋代〕
一别京华近十年,此心无日不悠然。
嗅梅得句天然巧,把酒开怀地自偏。
铁砚不须兵十万,铜盘何用客三千。
功名自有风云会,不遇风云毋自煎。

白话文翻译:

离开京城快有十年了,这段时间里我的心情无时无刻不在悠然自得。闻到梅花的香气,得到灵感写出诗句,举杯畅饮心情愉快。写字的铁砚不需要十万兵马,铜盘也不需要三千客人。功名利禄自有它的时机,不遇到风云时就不必自我折磨。

注释:

字词注释:

  • 京华:指京城,特指北京。
  • 悠然:心情安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 嗅梅:闻梅花的香味,借以写诗。
  • 铁砚:写字用的砚台,传达写作的艰辛。
  • 功名:指个人的名声和地位,通常与科举相关。
  • 风云:指时局的变化或机遇。

典故解析:

  • “铁砚不须兵十万”:意思是写作不需要像战争一样的大规模投入,强调心境与才情更为重要。
  • “铜盘何用客三千”:指不需要太多的人来分享,表达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以其清雅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涉及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离开京城后的生活阶段,表达了他对自由安闲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

诗歌鉴赏:

《偶成》是一首充满了人生态度的诗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离开京华近十年”引入,展现了他在京城生活的回忆,同时也是对过往的告别。接着,他将自己的内心状态与自然的美好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嗅梅得句天然巧”一句,诗人通过梅花的香气引发诗思,体现了创作灵感的自然流露。此处,梅花不仅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在饮酒的情景中,诗人自得其乐,表达出一种豁达的生活哲学。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功名的思考,诗人强调不必为了名利而自我折磨,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深思。他以“风云”比喻机会,说明人生的机遇是偶然的,强调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这一观点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竞争的反思,也体现了其追求内心平和的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别京华近十年”:表明与京城的分离已久,暗含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 “此心无日不悠然”:表明即使离开京城,心中却一直保持着宁静和安详。
  • “嗅梅得句天然巧”:通过梅花的香气获得灵感,体现自然与创作的和谐。
  • “把酒开怀地自偏”:饮酒助兴,表现出一种自得其乐的洒脱态度。
  • “铁砚不须兵十万”:强调写作无需奢华的条件,重在心态和才情。
  • “铜盘何用客三千”:表达一种不求外部认可的自我满足。
  • “功名自有风云会”:功名有其自然的时机,不必强求。
  • “不遇风云毋自煎”:鼓励人们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不必为得不到而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云”比作人生机遇,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强调自然与生活的和谐,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倡导一种洒脱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和纯粹,代表诗人的理想和创作灵感。
  • :象征欢愉和洒脱,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铁砚和铜盘:象征写作的工具,反映出诗人对创作的态度和对物质条件的轻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离开京华多久? A. 五年
    B. 十年
    C. 二十年
    D. 三年

  2. 诗中提到的“功名自有风云会”意指: A. 功名需要努力争取
    B. 功名有其自然时机
    C. 功名是生活的唯一追求
    D. 功名无关紧要

  3. “把酒开怀地自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A. 忧伤
    B. 失落
    C. 欢愉
    D. 痛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定风波》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苏轼《定风波》相比,华岳的《偶成》更加侧重于内心的独立与自得,而苏轼则表现出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两者共同点在于对功名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