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遇》

时间: 2024-12-29 16:34:21

英雄不遇勿长吁,苟遇风云彼岂拘。

不向关中效萧相,便于江左作夷吾。

当知晋霸非由晋,所谓虞亡岂在虞。

多少英灵费河岳,锺子不遇独何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遇
作者: 华岳 〔宋代〕

英雄不遇勿长吁,
苟遇风云彼岂拘。
不向关中效萧相,
便于江左作夷吾。
当知晋霸非由晋,
所谓虞亡岂在虞。
多少英灵费河岳,
锺子不遇独何欤。

白话文翻译:

英雄如果遭遇不公,切勿长叹气;
只要能遇到风云,岂会拘泥于此。
不必在关中学习萧相,
倒不如在江左做个夷吾。
要知道,晋国的霸权并非全由晋国所致,
所谓虞国的灭亡,岂是虞国自身的原因。
多少英才在河岳之间白白耗费,
锺子不遇,难道仅仅是他一个吗?

注释:

  • 长吁:长时间叹气,表示对处境的不满。
  • 苟遇风云: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或时机。
  • 关中:指关中地区,历史上有许多著名将领出自此地。
  • 萧相:指萧何,汉初的著名谋士。
  • 江左:指长江以南地区,历史上有许多英才在此涌现。
  • 夷吾:指春秋时期的夷吾,意指在江左成就一番事业。
  • 晋霸:指晋国的强盛地位。
  • 虞亡:指虞国的灭亡。

典故解析:

  • 萧相:指的是萧何,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以智谋著称。
  • 夷吾:指的是春秋时期的夷吾,寓意在非常环境中成就自我。
  • 晋国:在历史上,晋国曾一度强盛,但其霸权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 虞国:虞国的灭亡,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并不是单纯的内部原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对社会时事的敏感而闻名,作品多关注社会、历史和个人的遭遇,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华岳感到自己才华被埋没之际,表达了对英雄遭遇不公的深切同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不遇》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抒发对个人遭遇的不满,实际上更深层次上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中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诗中首先强调英雄不应因遭遇不公而长叹,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接着,诗人通过“苟遇风云彼岂拘”的表述,展现了对机会的敏锐捕捉,指出英雄应当在合适的时机展现出自己的才华。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历史典故,强调了地理与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诗人以萧何和夷吾为例,表明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成功路径,反而应该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寻求发展。这种对个人与历史、环境关系的深刻理解,令人感受到诗人的智慧和宽广的视野。

最后,诗人以“多少英灵费河岳,锺子不遇独何欤”作结,感慨历史上有多少英才因环境和机遇的缺失而未能施展抱负,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无奈与叹息。整首诗在情感上由个人的失落延展至对历史的思考,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英雄不遇勿长吁:指出英雄在困境中不应长叹,而是要积极面对。
  2. 苟遇风云彼岂拘:强调只要有机会就不应拘泥于眼前的困境。
  3. 不向关中效萧相:不必在传统名将中模仿他人。
  4. 便于江左作夷吾:可以在更适合自己的地方成就事业。
  5. 当知晋霸非由晋:晋国的霸权并非仅仅依靠自身,暗示历史的复杂性。
  6. 所谓虞亡岂在虞:虞国的灭亡并非虞国本身的原因,反映历史的多元因素。
  7. 多少英灵费河岳:感慨历史上有多少才华被埋没。
  8. 锺子不遇独何欤:即便是名将,若不遇机会也难以成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英雄不遇”与“长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典故引用: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反问:通过反问“锺子不遇独何欤”,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英雄遭遇不公的同情和对历史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命运,表达了对个人发展和历史环境的深刻认识,强调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英雄:象征着有志之士,理想与抱负的代表。
  • 风云:代表机遇与变幻莫测的环境。
  • 关中、江左:地理位置的象征,代表不同的发展空间。
  • 锺子:象征着有才华的人未能施展抱负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英雄不应因遭遇不公而长叹? A. 不向关中效萧相
    B. 英雄不遇勿长吁
    C. 当知晋霸非由晋

  2. “苟遇风云彼岂拘”中的“风云”指的是什么? A. 风俗与习惯
    B. 机会与时机
    C. 天气变化

  3. 诗中提到的“萧相”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萧何
    C. 吕洞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华岳的《不遇》更加侧重于个人遭遇与历史命运的思考,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现状的豪情和对人生的畅快。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华岳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流派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