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张乔下第归宣州
作者:李洞 〔唐代〕
诗道世难通,归宁楚浪中。
早程残岳月,夜泊隔淮钟。
一镜随双鬓,全家老半峰。
无成来往过,折尽谢亭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送别朋友张乔时的惆怅与不舍。诗道的路途艰难,张乔要返回宁静的家乡,正如在楚水浪中漂流。早晨时分,残月映照着高山,晚上则在淮水边的钟声中停留。镜子映照着双鬓白发,家中只有一半的山峰可见。无所成就的人生交往已成往事,像是折尽了谢亭的松树。
注释:
- 诗道:指诗歌的道路或艺术之路,暗指文学创作的艰难。
- 世难通:世事难以畅通,人生道路坎坷。
- 归宁:返回宁静的家乡。
- 楚浪:楚地的波浪,形容归途的艰难。
- 残岳月:山顶的残月,象征清晨的宁静和寂寥。
- 夜泊隔淮钟:夜晚停船在淮河边,听到钟声,表达一种孤独感。
- 一镜随双鬓:镜中映出白发,暗指时间流逝,岁月无情。
- 无成来往过:人生未成,往来交往已成过去。
- 折尽谢亭松:谢亭的松树被折断,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洞,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以山水诗和送别诗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朋友张乔之际,张乔因科举未中而归,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诗道世难通”直指人生的艰辛,接着以“归宁楚浪中”描绘了张乔踏上归途的情景,楚水波涛象征着归乡路途的波折。诗中使用了“早程残岳月”和“夜泊隔淮钟”,通过时间的变换,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无成来往过”与“折尽谢亭松”总结了人生的无奈与失落,显得格外沉重。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道世难通:开篇即呈现出对诗歌创作艰难的感慨。
- 归宁楚浪中:张乔回家之路如同在楚水中漂流,表现出归途的艰难。
- 早程残岳月:晨曦照耀下的山岳和残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孤独。
- 夜泊隔淮钟:夜晚在淮河边停船,听到钟声,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
- 一镜随双鬓:镜中映照出白发,暗示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变迁。
- 全家老半峰:家中仅剩一半的山峰,表现出失落与孤独。
- 无成来往过:对往事的回忆,人生的交往多无结果。
- 折尽谢亭松:昔日繁华已不复存在,象征着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漂流,表达艰辛。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增强韵律美。
- 意象:月、钟、松树等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传达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对友人的关心和惋惜,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与清冷,时间的流逝。
- 钟:夜晚的钟声,增添了孤独感。
- 松:象征坚韧与逝去,反映出对往日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洞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
“早程残岳月”中“残岳”意指什么?
A. 残存的山峰
B. 残破的月亮
C. 残留的景象
D. 残缺的诗句 -
全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友情的力量
B. 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C. 自然的壮丽
D. 科举的艰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洞与王维的送别诗,前者更注重对人生无常的感触,后者则更加突显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李洞生平与作品研究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