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补阙山居》

时间: 2025-01-19 17:48:01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白话文翻译:

高洁的节操使得谏言的客人来到这里,
白云在这静谧的居所中居住。
马儿因饥饿啃食落叶,
鹤因生病晒着残余的阳光。
野外的雾气模糊了晨昏的烛火,
溪水的香气引来御膳的香味。
我们相约倚靠在蒲草壁上,
讨论诗句的夜晚是多么漫长。

注释:

  • 高节: 高洁的品德,指崇高的道德情操。
  • 谏垣客: 谏言的客人,指那些能提出忠告的人。
  • 马饥餐落叶: 马因饥饿而吃落叶,表现出自然环境的艰苦。
  • 鹤病晒残阳: 鹤因生病而在夕阳下晒太阳,表达一种无奈与悲伤。
  • 野雾: 自然中生出的雾气,暗示环境的朦胧与神秘。
  • 溪笺惹御香: 溪水的香气引来御膳的香味,展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融。
  • 蒲壁: 用蒲草编制的墙壁,体现了简朴的生活环境。
  • 论句夜何长: 讨论诗句,感叹夜晚漫长,意指诗歌的深刻与交流的愉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洞隐居山林之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环境和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带来的隐居心态。

诗歌鉴赏:

《郑补阙山居》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开篇以“高节谏垣客”引入,表现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并通过“白云居静坊”描绘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环境,暗示着隐居者的清高与孤独。接下来的“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则是对自然生活的深刻观察,表现出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也折射出隐居生活的艰辛。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两句,进一步增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交融的意象,野外的雾气与溪水的香气相互交织,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又诗意的生活场景。尾声部分“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则通过约友共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交流的向往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在静谧环境中对诗句的热爱与品味。

整体来看,李洞的这首诗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呈现了一种恬淡与哲理交融的美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节谏垣客: 诗人以“高节”自诩,表达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暗示隐居者的身份。
  2. 白云居静坊: 描绘出静谧的居所,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3. 马饥餐落叶: 描述马因饥饿而吃落叶,象征隐居生活的辛苦。
  4. 鹤病晒残阳: 鹤因病晒太阳,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悲哀。
  5. 野雾昏朝烛: 形容自然环境的朦胧,烛光与雾交融,增添了神秘感。
  6. 溪笺惹御香: 体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融,展现生活的美感。
  7. 相招倚蒲壁: 描绘朋友间的聚会,反映出诗人对交流的渴望。
  8. 论句夜何长: 表达出对诗歌的热爱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 “马饥餐落叶”与“鹤病晒残阳”用动物的状态比喻隐居生活的艰辛。
  • 对仗: 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例如“马饥”与“鹤病”。
  • 拟人: 通过自然现象如“野雾”与“溪笺”的描写,赋予其生命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展现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节: 代表人格的高尚与追求。
  2. 白云: 象征自由与淡泊。
  3. : 代表辛苦与奋斗。
  4. : 象征悠然自得,亦含有病痛的无奈。
  5. : 代表神秘与朦胧,暗示人生的复杂。
  6. 溪水: 代表清新与生机,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7. 蒲壁: 体现简朴的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高节”指代什么?

    • A. 低贱的行为
    • B. 高尚的品德
    • C. 普通的生活
    • D. 病痛的状态
  2. “马饥餐落叶”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的快乐
    • B. 隐居生活的艰辛
    • C. 自然的美好
    • D. 友谊的珍贵
  3. 诗中“相招倚蒲壁”描绘的是哪种场景?

    • A. 诗人独自生活
    • B. 朋友间的交流
    • C. 自然的景色
    • D. 动物的状态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洞与王维的诗歌都强调自然与隐居生活的和谐,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画面感和音乐性,而李洞则在情感表达上显得更为细腻和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华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此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郑补阙山居》的意境与情感,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