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目眚
作者: 刘克庄
一秋窗下少书声,
目眚缠绵久未平。
大德三麻如昨日,
善和千卷付来生。
聃兮虽视如无见,
藉也于心固不盲。
吹却残灯抛蠹简,
拥衾危坐待天明。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窗下,书声渐少,
我的目眩缠绵,久久不能平息。
大德的三麻(书籍)仿佛仍在昨日,
善和的千卷(经典)寄托于来世。
聃(老子)虽然看似无见,
但内心却并不盲目。
我吹灭了残灯,抛弃了虫蛀的书简,
紧抱着被子,危坐等待天明。
注释:
- 目眚:目眩,眼睛感到晕眩,象征思绪不清。
- 少书声:书声渐少,指读书的氛围变得冷清。
- 大德三麻:大德指《大德经》,三麻可能指三种佛教经典,强调其重要性。
- 善和:可能指和谐的思想,善于学习和理解。
- 聃:指老子,代表道家思想。
- 藉:依靠,借助。
- 残灯:指微弱的灯光,暗示夜深人静。
- 抛蠹简:抛弃虫蛀的书简,象征断舍离。
- 拥衾:抱着被子,表现出孤独和等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子翰,号孟岩,宋代诗人。与陆游齐名,擅长诗词,尤以豪放直率见长。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感受,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战乱与动荡之际,诗人感受到时局的不安和对知识的渴望,表达了对读书和思想的坚定追求。
诗歌鉴赏:
《目眚》通过对秋窗下静谧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内心的思考。开头两句“一秋窗下少书声,目眚缠绵久未平”,描绘了秋天的孤寂和内心的烦扰,秋天的窗下,书声已经稀少,似乎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气氛。接下来提到“大德三麻如昨日”,不仅表明了对经典的追忆,也反映了对过往知识的珍视。诗人在此处将经典与生命的延续联系在一起,暗示了知识的传承与再生。
在“聃兮虽视如无见,藉也于心固不盲”中,诗人借老子之名,强调内心的明晰与觉悟,尽管外界环境模糊,但内心却是坚定的。诗的最后两句“吹却残灯抛蠹简,拥衾危坐待天明”则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坚守,诗人在夜深人静时,面对不安与期待,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意蕴深远,语言凝练,既有对个人内心的剖析,又反映了对时代的感慨,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秋窗下少书声:秋天的窗边,书声渐少,暗示了学习氛围的减少与孤寂。
- 目眚缠绵久未平:目眩的状态持续不去,象征心中烦恼难以解脱。
- 大德三麻如昨日:对经典的追忆,表明其对知识的珍视。
- 善和千卷付来生:希望这些经典能在来世继续传承。
- 聃兮虽视如无见:借老子之名,强调内心的洞察。
- 藉也于心固不盲:内心的明晰与理解,尽管外界模糊。
- 吹却残灯抛蠹简:象征着放下过往,追求新的理解。
- 拥衾危坐待天明:孤独中等待新的希望与启示。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吹却残灯”与“拥衾危坐”,形成对称。
- 比喻:目眚象征着思绪的混乱,书声的减少象征着知识的缺失。
- 拟人:灯光和书简似乎有生命,表现出诗人对它们的依赖与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体现了在动荡时代中对明亮未来的期盼和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窗:象征孤独与沉思。
- 书声:知识的象征。
- 目眚:心绪的困扰。
- 残灯:孤独与希望的象征。
- 蠹简:过往的知识与经验。
- 天明:希望与新的开始。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待,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目眚”主要是指什么? A) 眼睛的疲惫
B) 内心的烦恼
C) 孤独的感觉
D) 书声的减少 -
“拥衾危坐待天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绪? A) 急躁
B) 希望
C) 沮丧
D) 疲惫
答案:
- B) 内心的烦恼
- B) 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杨万里《秋夕》
诗词对比: 将《目眚》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进行对比。两首诗均以秋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思考,但刘克庄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思索,而陆游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