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旱五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09:55:23

井以瓶罂竭,溪堪揭厉行。

蟹泉一摘子,辛苦上山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井以瓶罂竭,溪堪揭厉行。
蟹泉一摘子,辛苦上山迎。


白话文翻译:

井里的水用尽了,水瓶也都干枯。小溪的水流也快要干涸,难以行走。为了得到水,辛苦地攀爬山坡,抓住一只螃蟹,才得以解渴。


注释:

  • :指水井,古代人们常用井水生活。
  • 瓶罂:指装水的瓶子,罂即罐。
  • :用尽,枯竭。
  • :小河、小溪,指流动的水。
  • 揭厉行:意为水流干涸,行走困难。
  • 蟹泉:指小溪旁的水源,这里以螃蟹作为引子。
  • 摘子:抓取、捉取之意。
  • 辛苦:形容艰辛、劳累。
  • :这里指迎接、获取。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干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现了在自然环境恶劣情况下,人们为求生存而进行的艰苦努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士元,号白云,宋代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隽永著称,常常关注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现出深厚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发,干旱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诗人通过描绘干旱的场景,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求生的艰辛。


诗歌鉴赏:

《夏旱五首 其二》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夏季的干旱天气所带来的困扰。首句“井以瓶罂竭”直接揭示了人们用水的困境,井水的枯竭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接下来的“溪堪揭厉行”,则进一步强调了水源的匮乏,小溪的干涸使得行走变得困难,象征着生活的艰难。

在第三句“蟹泉一摘子”中,诗人通过对螃蟹的描写,表现了在困境中人们为了求得水源而付出的努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无奈,也是对人类生存智慧的展现。最后一句“辛苦上山迎”则展现了人们在绝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尽管艰辛,但仍然在努力寻求解决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水源匮乏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井以瓶罂竭”:描绘了水井干涸,水瓶空无的场景,直接反映出干旱的困境。
    • “溪堪揭厉行”:小溪水流干涸,行走变得困难,进一步强调了水源的不足。
    • “蟹泉一摘子”:通过抓螃蟹来获得水源,展现了人们的聪明才智与求生欲望。
    • “辛苦上山迎”:尽管艰辛,依然要迎接挑战,表现出人们的坚韧精神。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井”与“溪”,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蟹泉”形象地表达了水源的稀缺。
    • 夸张:通过描述“瓶罂竭”来强调水的匮乏。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描绘干旱的困境,表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不屈的精神与求生的智慧。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生活的必需品与希望。
  • :代表着自然的馈赠,水源的枯竭意味着生活的困境。
  • :象征着在困境中寻求生存的一种智慧。
  • :暗示着艰难的攀登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源主要通过哪个方式获得? a) 井
    b) 溪
    c) 螃蟹
    d) 雨水

  2. 诗歌中表现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a) 绝望
    b) 无畏
    c) 逃避
    d) 消极

  3. “辛苦上山迎”中“迎”字的含义是什么? a) 拒绝
    b) 迎接
    c) 逃避
    d) 同意

答案:

  1. c) 螃蟹
  2. b) 无畏
  3. b) 迎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人生态度。
  • 李白《将进酒》:表现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对比:

  • 对比刘克庄的《夏旱五首》和王维的《终南山》,前者关注干旱的艰辛,后者则描绘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两者在题材上不同,但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