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柚岑出游俄国,兼寄傅茂原库部陈卿水部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12-29 20:14: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持使节出都城,万里风云壮此行。
天为书生开异境,帝从郎署起群英。
岛夷慕化争相附,胡马当秋静不鸣。
休道远来探胜迹,筹边楼筑朔方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同使节一起出发前往俄罗斯的壮丽场景。万里征程,风云变幻,尽显豪情。天上为读书人打开了新的天地,皇帝从官署中选拔出众多英才。海岛上的人们都向我中华文化亲近,北方的胡马在秋天里安静不叫。不要说我远道而来是为了游览胜地,我是为了在边疆修筑高楼,安定北方。
注释:
- 使节:指出使他国的官员。
- 都城:指国家的首都。
- 万里风云:形容壮丽的景象和艰难的旅程。
- 书生:指读书人或有文化的人。
- 异境:指与自己国家不同的地方。
- 岛夷:指海岛上的少数民族。
- 胡马:指北方民族的马匹,通常在秋天比较安静。
- 探胜迹:指探索胜地或名胜古迹。
- 筹边楼:指在边境修建高楼,象征边疆的安定。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为书生开异境”,可以联系到古代士人对外事的向往和开拓精神,体现了文化自信与开放的态度。“胡马当秋静不鸣”,则反映了边疆的安宁与稳定,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缪葆忠,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资料,诗风豪放,尤其擅长写景抒怀,作品多具壮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西交流的初期,作者借此送别友人出使俄国,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期待和对友人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出使俄国的壮丽场景,展现了清代士人的气魄与豪情。诗的开头就以“同持使节出都城”引入,直接点明了主题,接着用“万里风云壮此行”表达了出行的艰辛与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接下来的“天为书生开异境”则展现了出使的文化意义,体现了文人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与探索精神。诗中提到的“岛夷慕化争相附”,不仅说明了外族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最后两句“休道远来探胜迹,筹边楼筑朔方平”则回归到诗人的使命感上,强调了出使的目的不只是游历名胜,更是为了国家的边疆安宁与发展,展现了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整首诗调和了对自然的描写与对人文的思考,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展现了清代士人胸怀天下的壮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同持使节出都城:与使节一起,从都城出发。
- 万里风云壮此行:长途跋涉,风云变幻,壮丽的旅程。
- 天为书生开异境:上天为读书人开启了新的天地。
- 帝从郎署起群英:皇帝从官署中选拔出众多英才。
- 岛夷慕化争相附:海岛上的人们向中华文化倾斜,争相归附。
- 胡马当秋静不鸣:北方的马在秋天安静无声。
- 休道远来探胜迹:不要说我远道而来是为了游览名胜。
- 筹边楼筑朔方平:我来是为了在边疆修筑高楼,安定北方。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同持使节”与“万里风云”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文化的影响比作自然风云,形象生动。
- 夸张:通过“万里”来强调旅途的遥远与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定的渴望与对文化交流的赞美,体现了士人对外事的责任感及豪情壮志,传达了国家强盛与文化自信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使节:象征外交和文化交流。
- 万里风云:象征旅途的壮丽与艰难。
- 书生:象征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
- 岛夷:象征外族对中华文化的向往。
- 胡马:象征边疆的民族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一主题? A. 自然风光 B. 文化交流 C. 战争 D. 爱情
-
“胡马当秋静不鸣”中的“胡马”指的是? A. 中原马 B. 南方马 C. 北方民族的马 D. 海岛马
-
诗中提到的“书生”指的是? A. 军人 B. 商人 C. 文人 D. 农民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缪葆忠的《送柚岑出游俄国》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未来的展望,但缪诗更侧重于国家的边疆与文化的影响,而王诗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与对故土的依恋。两者在主题与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士人的胸怀与理想。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代诗词的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